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将汉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用人类文化去熏陶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具体操作中,如何教活语文课呢?下面就是我关于高中语文新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
一、博学多才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语文课教活,教师本身就要有一眼常流常新的清泉。语文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传授教材的知识来应付考试,那就远远不够了。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都应不断充实自己。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并加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告别那种依照教学参考资料画瓢的做法。其次,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报刊或网络。例如选入新教材中的《赤壁赋》和《过秦论》等文章,我在认真备好教材之外,还要上网查阅有关朝代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再其次,读课文的原著及有关专业的书籍,充分利用课内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见解、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定能叩响莘莘学子的心弦,既教活了语文课,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转换角色 书山有路导为径
教学观念是一种深刻的变革,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教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语文课应致力于“导”,应让学生思考一个个难度适中的“为什么”,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新鲜感,保持思考状态,学得轻松活泼而收效甚大。在具体教学中,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我总是将一个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能成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就能解答,解答不了的,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动力。为此,我在上课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外,还要激发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教学时我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读书,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培养情感,在即兴发言中锻炼口才,在自由讨论中放飞思想。这样,让学生唱主角,教师适时点拨,激疑寻趣。以“导”作“匙”帮助学生敲开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关注社会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老师要学会关注社会,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社会生活丰富多变,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不断地去接触社会,不断地阅读生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致于成为时代的文盲。如果教师自觉接受当代学生对教师知识的挑战,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那么语文课堂就能活起来。
四、和谐氛围 学海无涯乐作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强调的是人心所向。社会要发展,先要和谐社会,要教活语文课,就要先和谐氛围。教学的鲜活之气,课堂的精彩瞬间,语文的长久魅力,来自于师生的双向带动,共同创造。师生关系要和谐,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如果学生喜欢听您的课,你就成功了一半”,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注重情商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学伴的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以自己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超常的临场发挥力,反过来激发你,带动你,促使你的教学渐入佳境。
总之,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学科在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充分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教研园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维扬)近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涛、《教育科学论坛》主编崔勇等组成的专家组,在江阳区教育局、区教研...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