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绵竹的两种得名都与竹子有关:一种是“以其地宜竹,故名”;第二种是“以特产绵竹,因此而得名”。
绵水流域何以宜竹?其因有三:因绵水流域的自然条件适宜于竹类生长。绵水流域的经纬度、平川山岳的海拔和坡度、气温、雨量、积温、地温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层深度等均满足竹类生长。据《绵竹县志》记载:“以竹造纸,明清极盛,全县有三百家之众,年产各种纸千吨以上。”从造纸、竹篾、油酒竹篓到运煤和防洪,竹类的应用渗透到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耗竹量相当大。
从明清时期到现代,绵竹竹类的面积、产量、蓄积量都保持着庞大的规模。1959年,四川省林业厅勘查绵竹竹类蓄积量为35721吨。1985年,绵竹林业局复查绵竹的竹类面积达7.3万亩,常年产量为25850吨。
绵竹历代的文献资料中记载的绵竹竹类品种约有20种:绵、黄、斑、荆、水、慈、刺、棕、黑、苦、混、龙、芦、紫、月、白痂、拐杖、观音、罗汉等。1969年绵竹引进楠竹成活,1985年绵竹林业局还增补了百日早、油、箭、硬头黄等新品种。
绵竹这个名字便从“绵水流域宜竹”的含意中概略而来,后来才有“黍稷油油穗稻莫”“竹林森森”等美好景象。
本报记者雷倢整理
新闻推荐
峨眉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向华全:与大熊猫结缘 保护中国文化名片
峨眉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向华全:峨眉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向华全8月2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人民政...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