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爆红网络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收官,古文物再次引发网友们的关注。8月12日,《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带领青少年走进四川博物院和三星堆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国宝承载的巴蜀文明。此次活动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联合全国多家博物馆推出的暑期“青少年走进国宝”活动。截至目前,青少年们已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河北博物院两座博物院,聆听、学习节目组主创和文博工作者分享国宝背后的故事。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和凭借“原始”笑容收获一众好评的国宝说唱俑,都是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此次再到四川,节目组再次了揭开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的神秘面纱,让原本静默记录金戈铁马和觥筹交错的壶身“活”了起来。
一壶一世界
“嵌错”制作工艺 绘制出战国的社会生活
“四川博物院拥有很丰富的文物,值得大家亲身来看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分集导演崔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选择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拍摄,是因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宝贝。壶上的纹饰中有采桑图的画像,在战国文物中,仅此一件。而且,成都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选择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作为代表拍摄无可厚非。此外,铜壶身上采桑、宴乐、战争的画面,展现出的就是战国社会。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是一件古人盛酒浆的器皿,铜壶上的图像采用“嵌错”制作工艺。40厘米高的壶身刻有200多个不同的人物形象,铜壶身上有三圈纹饰,将壶身分为了四层。第一层是射箭的场面和采桑的画面,第二层是宴饮歌舞的场景以及弋射、练习射靶的场景,第三层是战国时期水陆攻战的场景,第四层描绘的是猎人捕猎的场景。
百花潭出土
精致花纹加神秘符号 国宝想要“壶说”啥?
当《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的主题海报公布时,水陆攻战纹铜壶的海报就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兴趣。繁复精致的花纹镌刻其上,再加上神秘难解的“巴蜀符号”,它一亮相便气势非凡。而文案偏偏在文物旁加上两字“壶说”,又成了一种“萌萌哒”的画风。
“水陆攻战纹铜壶,是1965年在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基建工地出土的。战国中晚期,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青铜器开始出现写实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成都市郊及附近市县考古发现的大批青铜器,表明巴蜀先民们在融合了来自中原及秦楚文化的同时,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巴蜀文化。以1965年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中晚期木椁墓中的铜器为典型代表,水陆攻战纹铜壶便是在这个墓中被发现。”四川博物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着这件国宝的“前世今生”。
别看这件国宝“体胖”,身上的信息量却十分密集。它身上栩栩如生的宴乐、攻战、狩猎等图案,让人得以直观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盖子上有三只小鸭子形状的钮,如果把这个盖子翻转过来,就变成了小盘子的支架,可以盛放一些食物。
诗意的表达
观众纷纷走进博物馆 国宝走红让“冷文物”暖起来
《如果国宝会说话》用诗化的语言描写并探索文物之谜、文物之美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超高关注。
“舟行如梭,船上武士个个精神抖擞,奋勇前进,双层战船犬牙般纠缠在一起……宛如时光的速度,一念之间,就到了厅堂。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通过这样的娓娓道来,壶真的“壶说”了起来。
还有1963年在成都市出土的击鼓说唱陶俑,它头戴一顶小帽子,额头有许多的皱纹,眯着眼睛,肩膀耸得高高的,一手打鼓一手打着棒槌,眉飞色舞地专注于演讲,把说唱时人表演的形态塑造得惟妙惟肖。
因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播出,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和说唱俑的走红,很多市民游客都纷纷预约来到四川博物院,近距离感受国宝魅力,“这是对博物馆最好的宣传,也是对市民很好的文化享受。”四川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志成表示,为了让文化真正走入公众生活,四川博物院2010年起开启了特色项目“流动博物馆”,真正走到了百姓身边,让“冷文物”暖起来。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图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新闻推荐
四川省保持打击“地条钢”的高压态势,对钢铁行业实施“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竞争秩序有效改善。图为攀钢钒...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