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铎思通讯员李洁)“下工后自己做几道合口的家乡菜,叫上几个老乡,不仅实惠还联络了感情。”四川籍农民工汪秀琼在离家千里之外的福建厦门一建筑工地打工,曾经最想的就是能亲手做家乡菜吃。如今,因为“共享厨房”,这个愿望已不再是梦。
“共享厨房”是厦门IOI棕榈城项目2017年8月为农民工工友设立的。这个项目已经开工4年,最高峰时有300多名工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口味不一,由于日常在大食堂用餐,不少工友都想换换口味;而且,工友们平时经常有亲戚朋友来探望,吃大食堂不方便,下馆子又不实惠。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工地不允许工友们在宿舍里使用大功率电器做饭。项目部从共享经济中得到启发,创立“共享厨房”。想使用“共享厨房”的工友们预约十分方便,项目部为他们建立了预约微信群,只要在群里发出预约的时间就可以了。
“共享厨房”18平方米,进门能看到左手边有一个一体式煤气灶。紧挨着煤气灶,是两个有自来水的洗菜洗碗池。在灶的另一边,摆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4个调料瓶,里面有最常用的四种调料:盐、鸡精、酱油和醋。植物油也免费供工友使用。
星期五是一个聚会日。汪秀琼提早预约了“共享厨房”,并邀请了几个四川老乡聚餐。为了联络感情,她和老乡们通常一个月聚一次。这些老乡也是农民工,他们在厦门从事保安、保洁等工作。一年以前,汪秀琼和老乡聚会可能要在工地附近下馆子,而“共享厨房”让她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这给我们省了很多钱,今天这些菜我一共才花60元。如果下馆子估计两道菜就得花这么多。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做,常年在外,最想吃的就是家乡菜。”汪秀琼为这个“共享厨房”点赞。
中建三局三公司员工、建设工地后勤负责人林彬彬说,“‘共享厨房\’可能有些简陋,但对工友们来说却很温馨。他们常年离家,很多人只能过年回家一次。我们希望用家乡的味道慰藉他们。”
据统计,“共享厨房”设立以来,工友们共预约使用112次,周末和节日使用频率最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陶玲记者吉雪娇)6月1日,阳光人寿四川分公司走进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情系教育关爱儿童”六一送温暖活动,为特殊的...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