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
老话说,不走的地方走三遍。地处秦岭深处的青岗坪,我都走了三次。
青岗坪,距蓝田县城近乎150里。二十四五年前,我在玉山工作,因为一个案子,和派出所里的同志步行,经清峪,翻大岭,过清峪面,赶到那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坳。
只记得一条石砭街道,两边歪歪扭扭地散落着几座陕南建筑风格的房屋。据说,早年这些人家,有从湖北迁来的,有从四川迁来的,生活窘迫。工作完成后,我们走北川,经灞源街,穿倒沟峪,回到了玉山。
青岗坪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偏僻、贫穷、交通不便。印象最深的是村西山坳里的那棵千年龙头松,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擎天蔽日。传说当年王莽在追杀刘秀时,刘秀在此地被追得无路可逃,情急之下,攀上龙头松,在茂密的枝叶中躲过了一劫。青岗坪因这棵龙头松而声名远播。
2013年,我又去青岗坪。和朋友开车沿九灞公路进入倒沟峪,转一个弯,再转一个弯,到达灞源街,便一同逆北川河而上,到达一个叫芋子沟的地方。在沟口停了车,步行顺着沟道缓缓而上。
一条羊肠小道用石块铺砌而成,高高低低,坑坑洼洼,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顺山势而上,行约500米后,远远望见河对面悬崖上一棵老态龙钟的松树,树干已经被风刮得有些倾斜,树身斑痕累累。据当地老乡说,有一年夏季雷雨天,雷电将龙头松烧着了,后又被雨水浇灭,就形成了现在这番样子。
青岗坪村曾是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骡马古道,是河南入陕经两岔河去渭南、蓝田一带的必经之地。那时候,骡马铃铛响山谷,挑夫熙攘唱山歌,商贾云集闹山村,该是何等繁华。人们在此吃饱喝足,精神焕发,或登上箭峪岭去渭南,或经过许家庙去蓝田。
光阴荏苒,2017年五一放假期间,我再一次走进青岗坪。
如今的青岗坪,因美丽乡村、红色旅游等资源开发,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车子可以直接开到村子中央,开到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沿一条新修的水泥大道,蜿蜒上行。路旁鲜花盛开,树影婆娑。走过两个转弯,一排白墙黛瓦的房舍映入眼帘。那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屋脊,让人眼前一亮,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淳朴的山民们或坐或站,面前摆着青岗坪的特产,栗子、核桃、木耳、地软、土豆、南瓜,黄豆、豇豆、花豆,灰灰菜、仁汉菜,甚至水渠边的野生石夹菜、水芹菜也被淘洗干净,捆成小捆儿摆在大路边,一派文明、繁荣的景象。这里还有民俗展示馆、灞源革命纪念馆,每年从全国各地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今日的青岗坪,已经成了颇具影响的美丽乡村,再也不是当初我记忆中的青岗坪了。
新闻推荐
中新网北京6月4日电中国气象局在4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预计今年全国高考期间,全国大部气温较适宜,无大范围高温天气...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