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现场展示
提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都人几乎都不陌生。两年多前,它由清华大学与四川省共建,并成为首个落户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机构,如今已引进27个高层次研究团队,形成能源互联网领域重大阶段性成果50余项。
昨日,位于兴隆湖畔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格外热闹,这里举办了四川省-清华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一系列研发成果在现场展示,科研成果与市场资源也在现场开展了洽谈对接。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昨日上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机构在大会现场签约达成合作,不仅将与长虹共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将与西南油气田携手,共同将西南油气田建设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能源结构替换示范样板。
携手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共同研发全球前沿技术
成果对接会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共同签署了能源清洁化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分别是,以氢能为核心,共同推动氢基多元碳平衡能源生态系统的理论发展;以数据驱动技术为核心,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能源系统的技术进步; 以工业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共同推动直流配网与物联网在能源系统的技术应用。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缪平告诉记者,选择与清华四川签约,一是因为双方的研究领域相似,另一方面,四川的清洁能源十分丰富,相信与清华四川携手,能够“强强联合”。
“我们可以联合申请国际项目,共同研发”,缪平表示,目前,该研究所正计划申请智慧能源相关领域的“中国-丹麦国际合作项目”。与清华四川签约后,“项目的申请和研发,我们就将联合进行”。此外,他还表示,两个平台携手后,还将促进研发成果的全国甚至全球的落地转化。
携手西南油气田公司
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西南油气田公司,也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西南油气田的工作区域位于四川和西昌盆地,油气地质“三多、三高、三低”总体特征突出,构造复杂、开采困难,不少问题都是独一无二,世界罕见。因此,西南油气田的应用需求很多都是难得的科研与开发样本,没有先例或成功做法可供参考,具备很强的代表性、挑战性和学术价值。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将综合运用大数据科学相关规律、方法和工具,在积极、安全、稳妥、有效的前提下,帮助解决或克服西南油气田在现实生产中遭遇的相关技术问题。
双方将在管理、勘探、生产、工艺、工序、科研、销售等方面提取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集中力量攻关,形成一批解决方案等。并高效促进企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转型升级。
此外,双方还将以数据驱动业务变革为手段,共同把西南油气田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能源结构替换示范样板。
与长虹等携手
将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昨日上午还有一项现场签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联合共建开发协议。
据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介绍,这一合作,目的是建立健全一个立足四川、辐射西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将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互联体系,建立面向工业大数据存储、集成、访问、分析、管理的开发环境,实现工业技术、经验、知识的模型化、标准化、软件化、复用化,不断优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资源配置效率。
阳丹表示,这一平台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平台搭建后,将为四川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企业提供服务。“随着企业的发展,长虹也积累了大量的服务能力,而企业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他表示,服务能力可以产品化,因而平台未来可以提供的服务将包括制造服务、供应链服务等。而清华四川、电子科大等院所以及其他企业联合共建,不仅将完善平台建设,更将提升平台建设的理论高度。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王红强
新闻推荐
本名邓良萍,四川内江人。从小喜欢文学,有作品发表于《作品》《湖南诗人》《文学界》和美国《新大陆》等刊物,出有个人诗集《...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