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两年之后,导演郭敬明带着《爵迹2》回归2018暑期档大银幕,在发布了一套海报、一支预告片和一首由张靓颖演唱的主题曲之后,《爵迹2》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讨论。直到27日,毒舌电影在其公众号上推出名为《别笑,这可是华语巨制》的文章,从题材、特效、阵容等方面“毒舌”点评郭敬明执导电影《爵迹2》的预告,文中不乏辛辣讽刺之言辞,一副调侃姿态。
5月28日00:19,在毒舌更新其推文仅仅不足一小时之后,郭敬明迅速在微博上作出回应,坦言对“毒舌电影”的评价“有些失望”,认为其推文内充满了抖机灵、调侃,甚至隐藏着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和对年轻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唯独看不到“专业”。郭敬明解释称在《爵迹1》面世遭到恶评之后,两年来自己与工作人员一直默默努力,致力于弥补与改善,试图把《爵迹2》做到更好,然而这些努力在“毒舌电影”缺乏善意的嘲讽中被忽视,他也为此深感“悲哀”,并坦言:“期待《爵迹2》上映之后,能够看到毒舌更全面更客观专业的评价。”
自此,在经历演员咖位之争、五毛特效群嘲和乐视风波之后,郭敬明终于带着他的《爵迹2》,重回观众视野。
《爵迹2》还没上映看全片就被写“影评”,这种做法对不对?
电影上映前,释放出的每一款物料都是为了传达电影信息、吸引观众眼球。“未播先热”“引起广泛讨论”并期待有一波比较正向的声浪,恐怕是所有电影人在此阶段的目标。
而影评人作为广大电影潜在观众的一份子,提出观点、发表意见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专业影评人,甚至是媒体,由于声量较大、影响力比较强,不可能再像普通观众一样从主观出发,肆无忌惮地“吐槽”。另一方面,电影人也不可能一味强求评论家给出符合自己期望的评论,还是要基于作品本身修正预期,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估。
这次“辣评”《爵迹2》的公众号“sir电影”前身为“毒舌电影”,是在微信自媒体时代兴起的首批影评类公众号,内容以提供电影评论和推荐为主,创始人团队来自网易、《东方早报》、《看电影》等媒体,负责选片的人员曾是参与过金马奖评审和上海电影节评审的专家。这个2014年就创建的公众号早期凭借辛辣毒舌的观点迅速走红,也因为不少出格的言论在去年的自媒体规范化进程中被封号。
但这并不影响毒舌电影在自媒体红利最大的时候得到它应得的一切。早在2016年,“毒舌电影”所属公司广州有好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完成A轮融资,由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豆瓣投资方)领投,官方称此轮融资完成后估值3亿元。据了解,上一轮已经投资的凌越资本和涌铧投资也有跟投,并且引入了新的投资机构合鲸资本(锤子手机投资方),同时“毒舌电影”也是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资的第一个人民币项目。
2017年,进行了由腾讯领投的A+轮投资。相比声势浩大的A轮融资,A+轮融资显得十分低调。在经历封号风波之后,毒舌电影加大了其APP端、网页端的投入。并凭借其自身“影评自媒体”的角色优势和众多片方进行了以观影团为代表的联合营销。有意进入电影宣发领域。
目前,有知情人士向小官透露,“毒sir”也正积极地大步迈进电影开发、制作、营销、院线等各个环节。
郭敬明的商业价值和瞬息万变的电影市场
作为一位由作家转行的导演,郭敬明的商业头脑毋庸置疑。从四川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郭敬明,凭借对青少年读者的了解一手构建了自己的出版帝国——“最世文化”。在2011年—2016年的作家富豪榜上年年榜上有名,甚至是位列冠军,年收入以千万计。
他和韩寒,被称作当代最具商业价值的作家毫不为过:他的奢侈品、他的豪宅、他的外形、甚至他的性取向每次曝光都会引起巨大的社会讨论;另一方面,验证一个艺人商业价值最好的手段就是看他的广告代言,巅峰时期的郭敬明坐拥益达、珍视明等众多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广告代言。可以说,当时的郭敬明自身的商业价值不亚于任何一位当红艺人。
另一方面,作为导演的郭敬明也不可谓不成功。早在2013年,他指导的《小时代》4部曲一共获得了17.86亿票房。纵然存在剧情硬伤、镜头语言混乱、影视美学突兀等问题,但是郭敬明把握中国观众的口味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2015年,《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之后,郭敬明开始了他新的征程——《爵迹》:“选用全中国最当红的演员、不吝资本、全CG打造中国版魔幻史诗巨著”。出品方更是当时风头正劲的乐视影业。投资据说早在2016年就达到了1.7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乐视影业是当时电影行业“人傻钱多”的代表。全力进攻电影行业的乐视,当年走的是互联网巨头管用的“高举高打”的政策,从其2015~2017年片单就可见一斑:《长城》、《盗墓笔记》、《九层妖塔》、《奇门遁甲》可谓是大导演与大制作齐飞。
被名气和票房冲昏头脑的郭敬明和被资本迷醉的乐视一拍即合。面对一位作家和一家互联网公司,电影行业展现出了他执拗的脾气。《爵迹》从开拍就开始面临各种问题:故事剧本硬伤、名气巨大的新人演员演技堪忧配合度不高、CG转制问题层出不穷。
当时的郭敬明低估了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创作题材自有的内部逻辑和大银幕对于画面近乎苛刻的基本要求。除去群嘲式的口碑之外,《爵迹》的票房也给了郭敬明一次重击:这部全明星、全CG的电影,票房只有3.83亿人民币。如果按照1.7亿的投资来算:一般情况下,电影票房要在成本的三倍制片方才能回本。虽然没有官方声明,但是从最终情况来看,《爵迹》几乎可以说是票房口碑双失利了。
至此,瞬息万变的中国电影市场,给了郭敬明重重的一击。
绝不放弃,《爵迹2》要救的是电影还是资本?
“这么烂的片子还能出第二部呢?”这是大多数普通观众在听到《爵迹2》暑期上映消息的下意识反应。更令人惊奇的是,对比一二部不难发现,爵迹系列的主要出品公司几乎没有重大的变化:乐视影业(制作)、最世文化(ip、导演)、江苏原力(动画)、和力辰光(主要演员)的“爵迹铁四角”几乎保持了原封不动的阵容。
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这四家公司对于《爵迹2》还抱有多大的信心,而是爵迹早在拍摄的时候,就是1、2两部一起拍摄完成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爵迹1》上映的时候,《爵迹2》就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了。由于制作近乎完成,所以就算经历了票房失利、口碑失控、个人品牌危机等种种风波之后,郭敬明还要坚持把《爵迹2》推上大银幕。这也是为什么,毒sir在看到预告片之后,放心大胆地开始了调侃和讽刺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它和《爵迹1》,看上去压根就是一个东西。
从目前看来,《爵迹2》只要上映,就可以帮投资方挽回一部分损失。幸运一些,如果它的票房不是很差,甚至可以帮整个项目扭亏为盈。但是,从目前看来,如果《爵迹2》还依旧只是第一部的套拍,那么它的影片质量可想而知。就算正式上映,相信毒sir、甚至更多的影评人、以及广大普通观众也很难有一个正面的评价。
总体来说,这并非毒舌电影第一次炮轰电影人:抠图、绿幕、不背台词、无脑……似乎没有被毒sir“怼”过那么一两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红。而刚好,郭敬明可能就是毒舌电影最讨厌的那种“电影人”——非科班出身所以对电影没有系统的学习和认知,却凭借极高的知名度和IP轻易拉到投资敲定主演完成自己的作品。
结合毒舌自己从17年初就开始布局,到现在进展并不顺利的涉足制作经历来看,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毒舌电影此次对于郭敬明的调侃,缘起预告片展现出的并无明显进步的电影品质本身,也掺杂了”作者型“创作者对于自带巨大商业价值的明星电影人的羡慕嫉妒恨。这次“辣评”事件揭示的,还是随着中国电影产业两极化发展所展现出的不可忽视的矛盾。
欢迎订阅“首席 娱乐 官”,点关注不迷路
新闻推荐
“文化自信”,近日一度成为国人口中的热词,为何由感而发呢?我想,是因为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底蕴,咱们中国人才能自豪地说出这句...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