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万梦瑶实习生王梦瑶
日前,河南焦作温县的苟先生因改姓一事上了微博热搜。“苟”姓本起源于“敬”这个姓,一千多年前,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统治时期,因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他的名讳,于是石敬瑭下令改“敬”为“苟”。为免遭杀戮,“敬”姓大臣的家人,都改姓为“苟”。而“苟”和“狗”谐音,苟先生便给女儿改回了“敬姓”。那除了“苟”,还有什么罕见的姓氏呢?这些姓氏是怎么起源的呢?拥有这些姓氏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为自己的姓氏遇到哪些有趣或是尴尬的事情呢?天府早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基本没人认识我的姓,因为名字没赶上火车”
家住内蒙古现今在成都求学的蒯[kuǎi]女士在谈到她的姓氏时,颇显得有些无奈,“基本没人认识我的姓,常常会被人念错成[qian],还有念成[jin]。”在生活中,姓氏也给蒯女士带来了一些不便和尴尬事,“有时候着急办事,工作人员老是输不出我的名字,得解释加拼音。记得有一次买车票没带身份,就在火车站办临时身份证,结果车都快开了,我还在整我的名字。”
虽然“蒯”姓基本没人认识,对于自己的特殊姓氏,蒯女士直言还是有些骄傲,“可能因为特殊呗,小学那时候甚至老师都会认为我比别人聪明。”据悉,蒯字一个重要的源流是出自商王朝时期的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辩证》记载,商王朝时期有个古蒯国,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亡国之后,蒯国王族子孙以及部分国民便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蒯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目前,蒯这种姓氏在全国的确不常见,主要分布在山西、安徽、贵州等地。
有这个困惑的可不止蒯女士,河南南阳庹(tuǒ)姑娘也是如此,生活中不仅很少有人识得这字,去机构报名考试,名字都得自己来写。“不过从小也习惯了,没觉得很特殊,就是对自己姓的来源比较好奇,听长辈说是祖先在朝廷当大官,后被人诬陷犯事,逃跑过程中隐姓埋名,走到一河边时碰到官兵排查问姓什么,随口说了一个庹。”
事实上,庹姓和四川颇有渊源,虽然关于庹姓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但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庹姓族属土家族(古巴人后嗣)无疑。由于历史上土家族长期隐瞒民族成份,庹姓散至各地后,大部分已定为汉族,只有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区的庹姓被界定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据考证,大都迁徙自四川。如庹守珍、庹守珠于明洪武二年奉朝廷之命自四川来湘西北征蛮,后定居于湘西并散居各县,成为慈利、澧县等地庹姓始祖;湖北松滋、保康,河南南阳,云南大关等地庹姓为庹五常直系后裔;湖北郧阳庹姓为四川重庆府某支庹氏来鄂后落业入籍。
师傅姓杨她姓郎,家长打趣“羊老师和狼老师”
谈到姓氏,浙江姑娘边萍表示对自己的姓氏很满意,“生活中会被使劲夸,有人说萍这个字其实很俗,但是你姓边啊,一下子就觉得文艺了,而且家里人的名字因为这个姓,取得都很好听。”上大学之后,边萍也在课余时间做兼职,她表示,因为姓氏很容易被领导和同事记住,也加深了他们对自己的印象,“喜欢从人群里脱颖而出,这种感觉还不错。”
不过,她表示因为自己的名字输入法打出来是“扁平”,所以也得了这么一个外号,“方平圆平也有被叫过,不过个人倒觉得挺有趣的。”边姓来源也同样古老,最早源于商朝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山西郎女士因为与“朗”字同音,名字被写错是家常便饭。她说,平时介绍名字时,必须得强调是耳朵旁的“郎”才行。郎女生说,“小时候有的奖状上我的名字就是错的,后来还有一次因为对方把我的名字写错导致兼职的钱打不到我的卡上,十分麻烦。”不仅仅有写错的名字的困扰,“小时候会被当成男生,当时觉得挺尴尬的。”
郎女士也分享了一件趣事,“在学校实习的时候,带我的师傅姓杨,我们两个老师领着学生放学的时候,学生们会叫:‘杨老师再见,郎老师再见\’,周围家长会说:‘这还怪好玩的,一个羊老师一个狼老师\’。”
姓黑却很白,曾被以为是艺名
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人比较黑,用“黑珍珠“来调侃不足为奇,但是中国存在黑这个姓氏,你见过吗?河南姑娘黑(hei)珍珍从小就被身边同学和朋友叫“黑珍珠”,但实际上她的皮肤很白。
黑珍珍告诉记者,由于姓氏少见,很多人以为她是少数民族,“甚至还有跑过来问这是不是我的艺名。”那黑字来源于哪呢,黑珍珍说自己从查过资料,一共有十一个来源之多,但主要分为三类:
《稀姓录.十三知》记载:“黑氏:微子之后。四川举人黑光翰。”《春秋》云:“微子之后有黑氏。”《潜夫论》云:“宋微子后有黑氏。”宋微子是黄帝的后裔,所以出自宋微子之后的黑姓,当是黄帝后裔。此支黑氏为汉族。分布于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等省。
《沈阳黑氏家谱》记载:“吾族之源,乃唐贞观时西征吾国,至西域,未及攻斗,乃两国议和,互相各换士卒三千为质。吾祖原系西域一头目,及至面君(明太祖朱元璋),蒙授职亲军指挥。祖原名黑资哩,故赐黑为姓。”
出自春秋时期古黑齿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如今中国姓氏发展至今早已成千上万,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种生活上常见的名词、动词甚至形容词都可能是姓氏,例如米、火、雀、伏、操、把、提、冻、时、和等都是中国姓氏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5月8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四川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实施规定出台。今年高考考试时间和科目不变,全国统考和省级统考各科全部实行网上评卷,全省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据悉,本一本二批次均设置6个平...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