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引热议
□本报记者 杨琳
最近,由戚薇主演,讲述北漂女子在北京生活与恋爱的网剧《北京女子图鉴》在优酷播出,让“北漂”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在剧中,有人看到自己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斗志和辛酸,有人认为女主角有太多“外挂”,一路遇贵人给她“亮绿灯”。《北京女子图鉴》到底给观众讲了一个怎样的“北漂”?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该剧主创团队。
一个四川乐山女孩,在成都念了一所普通大学,不甘于小城市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放手一搏,一开始求职无门,一步一步成长为负责商业合作的经理。这是女主角陈可的经历。
主创团队透露,之所以把陈可这个角色设置为四川女孩,除了剧中有川籍主演、导演,还因为四川女孩有一种敢想、敢拼、勤劳、不怕输的精神和很强的学习能力。
“我跟陈可的出发点很像,都是不想要看到有天花板的生活,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明天过得比今天要好。这个要求是向外踏出那一步的动力,也是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动力。”戚薇说。
不过,说到陈可的“升职记”,也是很多观众的“槽点”所在。不少观众认为,陈可一路走来,太依赖人际关系,比如通过老乡、饭局的渠道拿到工作,通过从客户到男友稳固自己的业绩,等等。
该剧编剧张佳解释道,陈可刚到北京,没有什么经验,是不可能有什么巨大能力的,“我想告诉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学会求助、学会发问,可能能让你迅速融入这个集体。”而戚薇则回应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故事能完完全全代表一群人,我们只是分享。弯路不一定要自己走,希望陈可走过的弯路,你可以绕行。”她更直言,这部剧从来没有打算代表“北漂”,她更喜欢把这群人称为“北奔”。
虽然由日本网剧《东京女子图鉴》版权方授权改编,但《北京女子图鉴》的剧情和人物设置都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变。在《北京女子图鉴》的前期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采访了几百位在大城市打拼的职业女性,为剧本做铺垫。该剧监制、阿里文娱大优酷剧集版权中心总经理马筱楠发现,这些职业女性有些很有意思的共性:焦虑与压力并存,社交消费和自我成长的投入占比比较高。
“一个是用于社交消费的投入占比,在北上广地区比较高。另外一个是在自我成长、自我完美这个领域,‘北漂\’女性的投入也比较高。”马筱楠说,其实大家都在走向变成更好的自己的路上,并不是说外貌的优势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肖婷)昨(2)日,记者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获悉,泸州市已印发关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办法(试行)》的通知,旨在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程...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