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薇:欲望也是一种驱动力
2018年04月28日 星期六 首页上一期 下一期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版面概览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女子图鉴》热播 描述“欲望都市”引争议
戚薇:欲望也是一种驱动力
剧中戚薇饰演的陈可从小城市女生成长蜕变为大都市时髦女郎。
身边男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陈可的生活。
改编自日剧《东京女子图鉴》、讲述都市女性成长史的剧集《北京女子图鉴》正在优酷热播,并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觉得女主人公陈可(戚薇饰)在北京打拼的经历非常写实,但有人却认为该剧“三观不正”。
戚薇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陈可的个人奋斗经历表示认同。说起第一集陈可坐在路边啃着半根玉米痛哭的场景,戚薇坦言这就是曾经的自己:“拍这场戏的时候,我从头哭到尾,泣不成声,面容扭曲。等我平静下来,导演问了我一句:戚哥,我想知道你这些年到底都经历了一些什么?”
角色“欲望女生”的选择
曾经火爆荧屏的女性题材都市剧《欢乐颂》展现了五种不同类型的都市女性,而20集的《北京女子图鉴》则瞄准一位女主角陈可进行“成长式”的描写,从而代表了一拨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 她们从小城市来到大都市,对优渥的生活充满向往,并不遗余力地为之奋斗。
该剧全方位地展示了陈可的成长和转变。工作上,她是一个从四川小城市来北京打拼的大学毕业生,从公司前台做起,逐步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生活上,她一开始连买一个200元的包都要考虑很久,出去吃饭AA付款75元都觉得心疼,到后来变成一身名牌的时髦女郎;感情上,她谈过几段恋爱,遇到过公司小经理、大老板,也曾深陷艺术家的感情骗局,阅尽繁华后,渴望安稳的她嫁给了一个爱搓麻将的北京公务员……
戚薇回应:“我也是有欲望的人”
陈可为了满足自身欲望,一直在不断追求。对此,戚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觉得,欲望也不是一个贬义词。可能说‘梦想\’有点远,但欲望的确是一种驱动力,它能给你向前的动力。”剧中,陈可一度把LV包设为电脑桌面以激励自己,戚薇认为:“女孩子想买包,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都是欲望,但你的努力要匹配得上你的欲望。你得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戚薇直言自己也是“有欲望的人”,完全能接受陈可这种“欲望女生”:“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我觉得不错啊,我也愿意和她交朋友。”
陈可有一任男友是公司小经理张超,他暖心、体贴,一心想着过两年就带陈可回西安老家结婚生子,过他们的小日子。戚薇直言,如果遇到张超这样的男人,她也会选择放弃:“这份爱情对我来说有点沉重。陈可和我都属于要奔跑的人,我们没有‘躺赢\’的命,所以只能奔跑。张超不是跑得起来的那种人,所以我不会选择他。”
热议要靠男人上位?
图鉴,本意是指全面、系统、准确地用图文形式,记述一个阶段中事物运动、发展状况的资料性工具书。所谓“北京女子图鉴”,有没有图鉴的意义呢?网友们对此展开了讨论。有网友质疑,一路开挂的陈可一直在靠男人上位。她的第一份工作,是男室友介绍给她的,而这位男室友还对她进行了性骚扰;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喜欢带女孩去饭局的有妇之夫托人介绍给她的;在做第二份工作的过程中,陈可与部门经理好上了;在做第三份工作的过程中,陈可与一位客户走到一起,开始收到名包、名表,获得更多客户资源,迅速升职……陈可从来没有掩饰自己的虚荣,这令部分观众有点反感。
还有观众吐槽该剧“三观不正”。首先,剧中展现了“城市鄙视链”,即大城市优于小城市,大城市人要比小城市人高级。陈可回四川时,对老家处处嫌弃;而当她回到北京后,却被北京人嫌弃外地人不懂规矩。其次,有人认为这部剧有物化女性之嫌,比如当陈可被一个背名包的女人挖墙脚时,她居然没有愤怒,反而说:“我服气,技不如人嘛!必须有一天,我也买一个名包出来嘚瑟。”
戚薇回应:“弯路不一定要自己走”
戚薇认为,大家不应忽视陈可自身的努力:“她不想看到有天花板的生活,希望自己明天过得比今天好,她身上有股拼劲。”她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故事做‘尺\’,来丈量另一个人的故事。有人说,我们的故事代表不了‘北漂\’。大家误会了,我们从来没有打算代表一群人,我们只有分享。”
说到陈可的感情经历,戚薇表示,那是为了填补观众的缺口:“有人说,陈可交了这么多男朋友,现实吗?我们就是知道奋斗中的年轻人没时间交这么多男朋友,也不可能交到类型这么全的,所以才拍出来给大家分享。这么多的失败、不顺利、不合适,为的是让大家能找到真正成功、顺利、合适的。弯路不一定要自己走,希望陈可走过的弯路,你可以绕行。如果不巧你已经吃过类似的苦,那么允许我替陈可给你一个抱抱,我们相互取暖。”
据《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住院病人收费划价在哪里?”“请问微信挂号什么时间开放?”“儿科急诊几点下班?”昨日上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三住院大楼大厅,正式上岗的智能医疗机器人“省小美”忙着为患者解答各种问题。经过岗前...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