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甘露而沃心,似醍醐而灌顶”
皮朝纲在家中书房。
《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匆忙化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古琴、茶道等传统文化载体形式,正焕发特别的魅力,吸引人心。而从道的层面,中国传统美学智慧,也正逐渐渗透到大众的视野中。在浩渺的传统文化典籍中,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智慧一部分,禅宗美学的学术成果也有助于我们一窥堂奥。
近日,有“国内禅宗美学研究领域‘处女地\’拓荒人”之称的川师大教授、川大文新学院博导皮朝纲,推出新著《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作为我国当代最早一批研究禅宗美学的学者,皮朝纲在禅宗美学中苦心钻研30载,出版多部重要专著,《禅宗美学史稿》、《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游戏翰墨见本心:禅宗书画美学著述选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新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为读者全面地展示出了一幅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风景图,也被学术界称为“禅宗美学三书”。《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的推出,是皮朝纲继禅宗诗、书、画“三学”著述的发掘、整理、研究之后,对禅宗的音乐美学著述进行系统发掘、整理、研究的成果。至此,皮朝纲已初步完成了禅宗诗、书、画、乐“四学一体”美学体系著述。
自汉魏以降,佛学逐渐进入中国艺术,至中唐则以禅宗为主导对中国美学形成弥漫式影响。禅宗音乐美学思想,是禅宗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学界对禅宗音乐美学思想的整理、挖掘和研究,还十分薄弱;禅门中人关于“音乐”的论述,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和专门研究。这种现状可能与禅宗音乐论述的资料并不容易获得有关,也与人们僧俗有别的固见有关。
鉴于这种状况,皮朝纲从《大正藏》、《卍续藏》、《嘉兴藏》、《乾隆藏》、《禅门逸书》等典籍中,辑录禅宗大师的音乐论述,并汇编成册。对入选的每个禅师的音乐美学观点、主张,写出了提要;他还特别注意对那些涉及音乐美学的术语、范畴、命题、主张,做详细解读,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对禅宗音乐美学论述的发掘、整理、研究,将中国美学、音乐学、禅学结合起来研究,又以禅宗美学思想为核心,做到了史论结合,让《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被学界同行评价为是“目前国内禅宗音乐美学的第一部专史性著作。”
禅宗艺术典籍冷僻,文言艰深,气质神秘,而皮朝纲充分利用自己多年来修炼的功力,对禅宗美学思想进行精准的概括。比如书中的篇目标题有《“以音声为佛事”:禅门音乐审美化生存方式》、《“村歌社舞释迦禅”:禅宗音乐审美世俗化》、《以乐喻禅:禅宗音乐美学的独特风貌》、《诗乐联姻呈禅心:颂古展示公案禅意的音乐审美视角》、《禅苑绽新葩:禅宗音乐美学的理论探讨》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使深嵌在典籍幽门之内的美学思想,光芒充分表达出来。此外,皮朝纲在书中收纳进禅宗故事、公案以及对100多位禅宗人物的小传和音乐语录,更具有可读性和查阅功能。
皮朝纲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他多年来专注于禅宗书画美学文献的“考古”发掘、整理及阐释,做了大量的“拓荒”工作,对禅宗美学有诸多创造性的论述,成果颇丰,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诸多空白,拓宽了中国绘画美学与书法美学研究的范围。当之无愧地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禅宗美学研究园地的拓荒者与领航人。早在1992年,皮朝纲前往北大,参与由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叶朗教授所主持和组织全国几十所高校100多位老师共同编集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分先秦卷、两汉卷、隋唐卷等共10卷18本,皮朝纲担任主编的《明代卷》就占了3本。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皮朝纲开始爱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甚大。皮朝纲一篇一篇看,一句一句读,还把《文心雕龙》亲手抄了一遍。他还把《文心雕龙》里的16个出现频率高的核心概念,比如“文”、“道”、“美”、“情”做了系统的整理和汇编。扎实的功底,也让皮朝纲顺利进入中国传统文艺学、美学理论的大门。上世纪80年代,在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悟”时,进入禅宗美学研究。在摸索过程中,皮朝纲发现,人们对禅宗美学的研究,较多的是从禅学(哲学)的视角和层面进行发掘和解说,而很少涉及禅门中人对文学艺术的主张和见解。对禅门高僧的文艺见解知之甚少。而禅宗美学要深入进去,需要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上,深入到具体的语录、古书中,看看禅门中人的文艺理论到底是怎么说的。多年耐心研读各种佛学原典的皮朝纲深深感到,禅门高僧与著名居士的文艺见解,是不可忽视的美学思想资源。就这样,从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皮朝纲一步一步开拓出一片禅宗美学研究的新天地。
这些年来,浸润于禅宗典籍中的皮朝纲,深深感到,“禅宗美学著述,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妙语迭出、精彩纷呈,堪称中国书画美学的宝贵资源,亟待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也让我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禅宗美学文献的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已致力于禅宗美学研究近四十个春秋的皮朝纲,今年已经83岁了。耄耋之年,身体瘦弱的皮老师,在禅宗美学研究的领域内,默默跋涉着。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皮老师透露,安徽教育出版社向他约稿的论文集《中国美学文献学与禅宗艺术审美学》已经排印。如今他正在写一本150万字的《禅宗美学文献集成笺注》,2018年年底交稿。
皮朝纲说,一些禅门中人,是弹奏乐器的高手,会参加音乐活动。他们会在著述或者对话中谈到对音乐的美学评价。“他们追求的理想音乐境界,最大的特点是“清”、“雅”,追求精神上一种平静的欢乐。“梵音清雅、令人乐闻”,“如甘露而沃心,似醍醐而灌顶”。这种音乐美学,在当下社会,无疑是很有知音的。书斋里的学问,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它的精神血脉,还是会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与书斋外的社会人生,遥遥呼应。”在
皮朝纲看来,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
生美学,智慧美学,禅宗美学领域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关注,尤为突出。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态浮躁,也是禅宗美学在当下现实社会中,最易发挥作用的优势所在。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要持续用好“创新”这个“催化剂”。高质量发展阶段,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已由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向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乘数效应”。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