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上,不少人对点评嘉宾蒙曼幽默而且博学的点评意犹未尽。近日,蒙曼推出新作《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以季节和气候为线索,首次为读者解读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四时之歌。
古人对季候变化比现代人敏锐
早在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之前,蒙曼就是观众眼中的“熟人”。她在《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唐玄宗与杨贵妃等唐史,还是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点评嘉宾和文化顾问。节目学养深厚、妙语连珠,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一名历史学者,蒙曼认为诗人笔下有春花秋月,也有人生的苦辣酸甜。《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之所以按照季候来讲诗,是因为蒙曼认为古人对季节的变化、对节日的情感,要比现代人敏锐和细腻太多。“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这是春天的一丝和风到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是夏天的一缕荷香来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这是冬天的一片雪花飘了。蒙曼说,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人们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全部按照自然的节奏,那时候没有钟表,人们用身心感受季候的变化。
蒙曼选择唐诗为品读对象,因为唐朝是中国古代盛世的巅峰,“日子过得丰足,节庆也才格外热闹”。唐朝社会生活活跃,人们东奔西走,出门在外的人更关注节气和天气的变化。
三十二首诗领略大唐岁月轮回
新书并没有把二十四节气写全,不是所有的节气诗、节日诗都是好诗,选读的蓝本是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而这300多首诗又是从5万余首唐诗中精挑细选而来,代表了唐诗的风骨、风雅与风流。《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共收录32首诗,包括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江上吟》、王维的《山居秋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蒙曼说,这些诗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也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被蒙曼当作雨水、惊蛰的诗歌。蒙曼说,“诗中对雨的描写也体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微体察。同样是春雨,北方的春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让人感觉到了北国的辽阔和干燥。而江南却是‘沾衣欲湿杏花雨\’,有着江南特有的灵秀与轻柔。四川盆地则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显得富足厚实。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春雨,就像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味道。”
品诗不为成名而为人生超越感
自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走出象牙塔,借助荧屏成为观众眼里的文化明星和“说书人”,于丹、易中天、蒙曼等莫不如是。之后,他们一般会继续出版畅销书,将对普通观众和读者而言晦涩的学术知识以更多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得通俗易懂,让观众和读者有机会听到名家的点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蒙曼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没想过通过电视节目成名,最 开始录制《百家讲坛》,也完全是因为觉得那是一个普及知识的节目。蒙曼偶尔宣传新书也不好意思地说是“凑热闹”。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读诗成为今天的一种流行。但蒙曼认为,读诗有现实意义,可以让人从现实中稍微超越一点,当人们在红尘中打滚的时候,永远不能理解红尘,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要有一个超越感,这才是对现实最重要的帮助。(记者江丹)
新闻推荐
明知自己被湖南、广东两地警方追逃,还堂而皇之地在兵马俑景区通过网络直播自己的参观见闻,却不知警方早已张网等待。4月5日下午3时许,公安临潼分局秦俑派出所接到一名身在湖南的匿名群众电话报警,称...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