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坝书库迁书现场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四川省图书馆获悉,在四川省图书馆搬迁新馆之前,馆藏560万册藏书除了藏于总府路老馆外,还藏于华阳书库、龙泉书库、黄田坝书库三处“秘密据点”。目前藏于华阳、龙泉的200余万册藏书正分批回迁,而藏于黄田坝书库的40多万册古籍已经搬迁完毕,黄田坝书库已成历史,而华阳书库、龙泉书库未来将作为战略储备书库使用。
龙泉书库:
存放着具有版本价值的“复本”
记者从四川省图书馆了解到,位于龙泉山上的龙泉书库存放了100多万册图书,不过它们都是“替补队员”——复本,承担着保存图书馆藏书版本的功能。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川图对藏书进行盘点后,在总府路6号原来的老馆保留一本供读者借阅,复本则作为藏书被存放到了龙泉书库。
这批复本,包含了不同出版社在不同时期所出版的不同版本,具有相应的版本价值,是见证历史的年轻“古董”。据介绍,目前,这些图书正在分批搬入新馆,由于每搬一批都要进行整理,所以整个搬迁过程比较长。
华阳书库:
以科学技术类图书为最多
在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川图还有一座存放了100余万册图书的书库。这里存放的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之间的图书、期刊。据川图相关人士介绍,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外文图书和一批编号为“内K”的内部资料图书。这里存放的外文图书涉及英语、德语、日语、法语等多个语种,均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购置的原版书。据介绍,当时购买外文书不方便,四川省便在上世纪70年代末组织省文化厅、省科协、省图书馆和外文书店等相关单位成立了“省图中心馆”,统筹分配全省的外文图书购买。这批书以科学技术类图书最多。
除了外文书,华阳书库还存放了近7万册编号为“内K”的内部资料,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以科技类为主的资料,由全国各地科研机构赠送给图书馆。近日,有读者反映前往四川省图书馆查询《郭沫若全集》等书籍存在“有书名无库存”现象。为此,川图发布表示,包括《郭沫若全集》(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内的部分图书还在搬家的路上,由于藏量巨大,需逐册盘点、上架。新馆开馆至目前,已完成190余万册图书的盘点工作,尚有部分文献仍在盘点中。
黄田坝书库:
“镇馆之宝”曾藏身于此
位于成都城西的黄田坝书库,曾是省图的古籍书库。据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林英介绍,这里曾经存放过40多万册古籍,其中善本古籍就有约6万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善本古籍有116种,入选《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善本古籍有169种。其中,有川图“镇馆之宝”的明刻本《洪武南藏》,还有宋刻本的《茶经》、明刻本《花间集》、传遍天下的初刻本《水浒叶子》。许多名人手稿也曾藏身这里。
据介绍,曾经的黄田坝书库是川图向部队租借的仓库,十分安全,所以把图书馆藏书中最珍贵的古籍放在这里。每一本古籍从书库里提出来和入库,都由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据林英介绍,目前黄田坝书库的古籍已经全部搬入川图新馆,黄田坝书库已经成为历史。
目前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及线装旧籍文献约65万册,其中,善本古籍约5千部6万册。以明代版本为主,余皆清代初、中期版刻和稿本、抄本。现在,这些古籍珍藏于恒温恒湿的书柜中。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图片由四川省图书馆提供)
新闻推荐
◎泸州日报记者李瑞莉本报讯昨日,泸州市“证照分离”改革领导组成员单位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就推进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提出要求。会议强调,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强化组织领...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