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在妻子的陪伴下踏上离监探亲归途。李某为儿子擦脸。
□张学予 刘智荣 文/图
2017年12月29日上午,获得四川省汉王山监狱“感恩归途”2018年元旦离监探亲资格的服刑人员李某,手持离监探亲证明书,缓缓走出A门,在妻子和父亲的陪伴下踏上离监探亲的归途。
案发
2012年初,李某与熟人一起花了近两万元买了村民自留山林的三棵桢楠树,并雇人砍伐运到外地出售。
2014年,李某的行为被鉴定为非法采伐桢楠树,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被捕入狱,获刑五年,并处罚金1万元。对李某而言,这就是一场“飞来横祸”。
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怎么也不明白,自己不过只砍伐了一棵山里不常见的树木,怎么就惹事儿了呢?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山里,各种树木到处都是,人人都在砍伐,怎么自己就摊上坐牢了呢?有懂行的告诉他,砍树需要采伐证。“哦。”他似懂非懂。
入狱
“你做了什么错事?”刚入狱时,李某的主管警官向李某了解情况。
“没办采伐证。”李某嘟囔。
“代价高不?”警官又问。
“高!太高了!我以后绝不砍树了。”李某说,“警官,我想早点回家,我想减刑。”李某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自己的父亲和岳父母要照顾,下有三个孩子要抚养,如今这些重担都落到了妻子一人的肩上,他深刻地明白自己的入狱对家庭的打击。
“那就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好好改造,争取减刑。”主管警官对李某说。
改造
李某牢牢记住了主管警官的话,每天积极参加劳动,一个人踏实改造,绝不违反监规监纪,争取减刑,成为一名让警官们“省心”的服刑人员。
但主管警官心里非常清楚,对待这样“省心”的李某更不能省心:李某只有小学文化,父辈亲戚都是朴实的农民,家住偏远的山区,他只知道桢楠树可以卖高价钱,需要采伐证,却并不明白自己被捕服刑的真正原因。
因此,李某的主管警官“对症下药”,特别关注李某的文化课,让他重新走进课堂,静下心来拿起书本学习。随时叮嘱他要沉下心来,多看、多学,不能白费在监狱服刑的时光。在平时的个别谈话教育上,更是经常向李某讲解环境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相关知识,普及桢楠树的“前世今生”,讲述森林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在日积月累中,李某逐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不是没有办理采伐证,而是触犯了国家法律。
渐渐地,李某在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学习文化、踏实改造的过程中,更多了一份对法律的敬畏,在每天的休息时间,更多了一份干劲儿,自学养林、护林的知识,准备出狱后种植经济林木,谋生的同时保护环境。
此后,李某因改造表现良好,依程序先后获得两次减刑,回家的距离越来越短了。
申请
今年秋,从妻子越来越少的探视和电话中,李某发现家中的境况越来越糟糕,自己的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岳父卧病在床、时日不多,岳母每日守在岳父身边看护,大女儿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难题,小儿女读书就学必须接送,生活的重担压得妻子喘不过气来……李某的改造情绪受到影响,回家的渴望越来越深,日益焦躁起来。主管警官多次开导无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017年12月,警官为李某带来好消息——监狱启动了“感恩归途”2018年元旦服刑人员离监探亲活动,他完全符合监狱离监探亲条件!这让李某看到了希望!他向监狱提出申请,希望能在元旦回家探亲,虽然不能减轻妻子的负担,但至少能身体力行,力求弥补愧疚,给自己继续改造的动力,也给自己的家庭带去希望。
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筛选、讨论、评议等程序和忐忑不安的等待后,李某终于获得这次探亲机会,在2017年的尾声踏上了离监探亲的路途。
回家
车行至山村,到达李某家中已是午后。
下车后,李某站在自家门前愣住了。在监狱的这几年,他曾无数次梦回家乡,也无数次想象过家中的变化,但他却从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景象:家里的三间瓦房愈来愈破败,其中一间将有倾塌之势,堂屋前倚门立着一个花脸的男孩儿,怯生生地望着他,一个女孩儿蹲在地上就着塑料凳在写作业。
屋内一片昏暗,不时传出咳嗽声……妻子在身后推了推李某。他反应过来。那里面都是他几年未见的亲人。那个男孩儿就是自己走时还在襁褓中的幺儿。李某觉得嗓子发干。
上前一把抱住孩子,却说不出话。“爸爸。”孩子反而先开了口……回家了,李某哽咽。他知道,虽然自己短暂的离监探亲并解决不了家里的困境,但能给家人带来一些希望,能给自己带来未来出狱生活的自信。
“你为什么入狱?”
“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犯罪的代价高吗?”
“高。”
“想家吗?”
“想家,不过回家的路太长了。”
“但参加了这次离监探亲,我相信,离我真正回家的那天不远了。”
新闻推荐
◇范丽正午,阳光灵动,跳跃着挤进我的窗台。窗棂的影子,斜斜地映在笔记本上。展纸、提笔。我翻开笔记,就在此刻,合着这温润的光,正好来砚一壶扑鼻的墨香。前不久,参加了2017年四川省中青年作...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