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有一种记忆里的温暖 叫做——烤烘笼儿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1-06 02:14   https://www.yybnet.net/

“三更锣锣儿响,烘笼儿提下床~小心火烛啊!”

四川没有大风,如果冬天有点昏昏太阳,老年人一家提一个烘笼儿,坐到街沿上,一边烤烘笼儿,一边抽叶子烟,一边摆龙门阵,简直巴适惨了。

记住乡愁

曾有一句话说: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乡村对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特别的存在,乡愁更像是一种文化基因和生命密码,无声地浸润在一个人的血脉里,纵使少小离家、双鬓斑白,也依旧乡音未改,故乡萦绕在心头永远不曾远去。

乡愁被记住,很多时候是因为那些小小的物件承载的回忆。就比如烘笼儿吧,这一周,成都大范围降温,各种取暖设备派上了用场,而在若干年前,烘笼儿是乡间抵御寒冷的创造,今天虽然难见烘笼儿了,但那些琐碎的回忆,也足以酿出点点乡愁。

三更锣锣儿响 烘笼儿提下床

现在的四川年轻一代人,提起“烘笼儿”这个词,多少都有些漠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烘笼儿这个东西过去在四川地区,尤其是农村,是每家必备的冬季取暖利器。

没有考证过烘笼儿的历史有多悠久,但就它制作的就地取材、方便简单,加上取暖效果绝好来看,上百年的历史应该没有问题。

它的制作很简单,用川西平原到处都有的竹子,劈成竹篦,编成一个直径不到一尺的竹篓,中间放上一个瓦钵,沿着瓦钵的边编制成篓,篓的上侧是一个大圆孔,便于加炭和散热,上面是一个结实的竹提手。

烘笼儿在四川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地主家的和贫农家的也差不多,有钱人家的烘笼儿可能用的是专门的木炭,每天早上先用点儿柴火,点燃以后,放上木炭,然后在院子里提着烘笼儿上面的提手,抡起手膀子把烘笼儿使劲地在半空中甩来甩去,炭火在甩的过程当中,相当于“自拉风箱”,青烟直冒,火星四溅,不一会木炭就烧红了。四川甚至有人把这种生火的方法叫做“甩烘笼儿”。

其实烘笼儿点火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办法,就是家家户户的灶房里烧过的柴火,在还没有烧成灰之前,用火钳夹到烘笼儿的瓦钵里,上面加点柴,甩几下,就成了。

烘笼儿轻便,可以随身带,想烤哪儿就烤哪儿。可以放在地下,把脚踩在上面,把鞋底和脚都烤得暖暖和和。最多的是坐到矮板凳上,把烘笼儿提在手上,放在两腿之间。那个时候,老年人都喜欢拴一个青布围腰,把围腰搭在烘笼儿上,手放在下面,这样热气可以被青布围腰罩住,手和整个腿脚都热热乎乎。

烤烘笼儿的多半都是老年人,年轻人自带火气,提个烘笼儿要被人笑话。中年人成天都忙个不停,好像没有人有时间坐下来悠闲地烤烘笼儿,就是老年人,怕冷、有闲,是烤烘笼儿的“主力军”。

四川没有大风,如果冬天有点昏昏太阳,老年人一家提一个烘笼儿,坐到街沿上,一边烤烘笼儿,一边抽叶子烟,一边摆龙门阵,简直巴适惨了。

四川的冬天潮湿,晚上睡觉的时候,铺盖经常是潮的,好多人就喜欢把烘笼儿放在床上的铺盖里头,把被窝暖暖热,一般都喜欢放在脚头。有钱人家的烘笼儿有盖盖,是铜制的,讲究的上面还雕了花纹。

许多人把烘笼儿在铺盖里烘一会,等热和了就取出来,然后才钻铺盖窝睡觉。但还有些人睡觉都不把烘笼儿取出来,于是经常睡着的时候,脚把烘笼儿蹬翻,就很危险。

于是,那个时候,晚上打更的更夫是要这样喊的:“三更锣锣儿响,烘笼儿提下床~小心火烛啊!”

烘笼儿里面还可以烤东西吃,烤得最多的是红苕和洋芋,尤其是晚上烘笼儿要熄火的时候,把红苕洋芋丢进去,用余火炭花儿盖住,等个把小时拿出来,又吹又捧又拍,那种香味,一定会演化为一种历久的乡愁记忆。(望福街)

往事

那年冬天特别冷……

我一个小学同学姓陈,家住在郊区农村。爷爷七十有五,在上世纪70年代也算高龄了。陈大爷每年冬天都要把烘笼儿放在床上铺盖里头睡觉,他的床铺一年四季都挂着蚊帐,成都人叫“罩子”。

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那几天陈大爷有点感冒,腰腿痛也犯了。一天晚上,把烘笼儿放进铺盖以后,他也早早地睡了。他老伴已不在了,儿孙在院子里的另一间屋子睡。

半夜里,儿子感觉听到了什么动静,但没当一回事,继续睡自己的觉。第二天早上傻眼了——走到父亲的房间发现:父亲的床上铺盖罩子已被烧焦,人也没气了……

好在,屋子里的砖瓦没有烧着,要不然,整个房子可能就没了。

小陈给我们讲这个事的时候,同学们并没有表现得太惊讶,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算不上多么少见。(老李)

回忆

小孩子提起烘笼儿 咚咚咚一路小跑

我的老家在达州的一个小山村。记忆中的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吧,冬天特别冷,不是经常下雨就是白头霜铺满了菜地,路上到处都是冰碴子。手脚、耳朵很容易就长起冻疮,又痛又痒。

当时大部分家庭都喜欢用柴火煮饭,烧煤做饭的都是富裕家庭,因为那时候煤炭贵,很多人买不起,更不要说用来烤火的蜂窝煤和焦炭了。实在冷得遭不住,怎么办?

这时候烘笼儿就登场了。

如果哪天煮饭烧木头桩桩,大人就会等它们烧红了后,很小心地拈几坨出来,放进烘笼儿里,递给家中小孩:“去,快把它送给你爷爷!”小孩子提起烘笼儿,咚咚咚一路小跑,把它送到正在院子里啪嗒啪嗒抽叶子烟的爷爷手里。爷爷欣喜地接过,赶紧找块厚一点的布把烘笼儿捂起来,更多的时候,老人们直接掀开身上的围腰(也就是围裙),往烘笼儿上一罩,就一个人捧着烘笼儿笑不露牙地烤了起来。但也因为烘笼儿必须用布罩着,所以我经常听到爸爸妈妈回来说,院子里×××今天下午烤烘笼儿,把衣服角角都烧起来了,骇人得很。(柳芭)

外婆放下烘笼儿,解开围裙

里面早就给我烤了根红薯

小时候,乡下几乎每一个老人冬天都备有这么一个神器,放在围裙下,把热气牢牢罩住,还能拎着它到处串门聊天。

每年寒假我去外婆家,外婆都会提一个烘笼儿给我。那个年代,小孩子穿的一般都是千层底布鞋,寒冬腊月在外面走动,布鞋容易打湿,那种湿冷就会透过层层鞋底传到脚上。但到了外婆家我就不怕了,不管再冷,我坐在板凳上,脚下踩着外婆的烘笼儿,过不了多久,炭火的热气就顺着鞋底往上爬,冰凉的脚慢慢变暖和了,热气继续往上爬,继而渐渐地全身都暖暖的,真是舒服极了。

有了烘笼儿,什么都是干燥而温暖的。甚至还有一些意外的惊喜,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在外头耍,回去的路上觉得又累又饿,走过路边的幺店子,我央求外婆买一块糕给我吃,外婆笑着说:“那个冷的,你吃它干嘛。”说完把手提的烘笼儿放下来,解开围裙,拿一根枝条在烘笼儿里拨弄,里面居然有一根红薯!

原来她怕我饿着,出门前就把做早饭时柴灶里烤了七八成熟的红薯放在烘笼儿里,借着烘笼儿的温度继续烘烤,等我要吃的时候,红薯也刚刚烤好。

所以现在想起烘笼儿,总是觉得特别甜蜜。(肖飞)

别人家的烘笼儿

湖南的火箱

湖南的冬天也很冷,许多地方也有类似四川烘笼儿的家什,只不过,他们的做法和叫法和四川略有不同,但作用都是一样的。湖南把这个东西叫做“火箱”。

火箱是木头做的,方形,很结实,里面是瓦钵或金属钵,上面的提手也是少不了的,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巧的箱子。

和四川的烘笼儿主要是老年人烤火不同,湖南的火箱小孩子也提,冬天孩子们还会提着火箱去上学。当时孩子们上学的装备是这样的:书包、火箱、木炭、火钳。知道的人晓得这是取暖,热和以后能更好地学习,不知道的人会不会觉得学生们不务正业?

上课的时候,教室里一人一个火箱,整个教室的温度都起来了。课间休息的时候,大伙提着火箱来到操场,用火钳加炭火,忙得热火朝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们提着火箱蹦蹦跳跳回家,遇上下雪天,还提着火箱堆雪人,这是多么有趣的场面啊!(绵里)

安徽的火熥

安徽的火熥种类繁多:瓷质火熥,陶罐火熥,铜火熥、木火熥,竹火熥……皆因不同火熥内外罩材料不同。其中,皖南地区常见的竹火熥,外观与四川的烘笼儿十分相似。

在安徽的徽州,火熥尤其流行。民间的婚、丧大事中,火熥是必不可少的器具。迎亲嫁娶,嫁妆中一定会有一对贴上了红喜字的精致火熥,寓示香火绵延。在乡下,妇女们串门时,围裙下面一定罩着一只火熥;冬日的阳光下,乡邻们把火熥笼在膝头,边取暖边家长里短。

小时候在村里上学,隆冬腊月,每个小伙伴都会拎一只火熥,裤兜里还揣有一两个“百雀羚”雪花膏的小铁盒,从家里带上一些玉米,还有扁豆籽,一到学校就先把玉米放进铁盒,焐进火熥后放在脚下,然后再打开书本,闭上眼睛晃着脑袋开始早读。过一时三刻,脚底感觉到了“卟、卟”,“叭、叭”的动静,就等着课前“放风”时刻的到来,便可以抓起火熥冲出教室,享受香喷喷的玉米花了。(朱国平)

新闻推荐

“东方巧克力” 一杯红糖水暖身暖心

徐厚平近照◎汪建英王凡川江都市报记者周丽摄影报道一杯红糖水,驱走寒意。当下,红糖水“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淤散寒、缓解疼痛的功效,且富含丰富的钙、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有一种记忆里的温暖 叫做——烤烘笼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