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琳黎) 记者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2017年12月28日,在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放归大熊猫监测队员在回捕笼意外发现一只大熊猫。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用芯片扫描仪检测和外形判断,确定是2012年10月11日放归自然的大熊猫“淘淘”。
12月2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兽医对“淘淘”进行了体检。结果显示,大熊猫“淘淘”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体重115公斤,在野外的生存状况良好。在确定“淘淘”身体健康和佩戴GPS项圈后,12月29日中午12点,“淘淘”再次被就地放归野外。
野化放归大熊猫“淘淘”在野外存活5年,验证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经过母兽带仔野化培训方法放归自然的成功,也创造了人工繁殖大熊猫放归野外存活时间的新纪录。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说:“野化培训放归大熊猫“淘淘”回捕体检结果表明,经过母兽带仔培训方法培训放归野外的大熊猫,能很好地适应野外环境,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接下来,保护研究中心将继续对“淘淘”进行跟踪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开展野外研究,并不断总结放归经验和成果,推进大熊猫放归自然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志忠表示:“这次大熊猫“淘淘”的成功回捕并且在野外成功存活5年,这对大熊猫的种群复壮乃至拯救大熊猫野外濒危小种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新闻推荐
农村新党员在党旗下宣誓、村民们围坐一桌学习十九大报告……近日,这一生动景象被画进了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农民画。上海市非遗传承人怀明富在为十九大农民画做最后润色。 本文图...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