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静 文/图
11月4日上午,东兴区大佛寺广场格外热闹,71岁的李远辉正如往常一样,和一帮老朋友练习他创作的本土歌曲《沱江船工号子》最新篇章。李远辉主唱,其余人齐声伴奏,大家不时握紧拳头,面带笑容放声歌唱。悠扬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人群中不时响起喝彩声和热烈的掌声!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沱江船工号子”的第7代传承人,李远辉从4岁时就开始接触“沱江船工号子”。孩童时期三年的船上生活经验,让他对“沱江船工号子”产生了浓烈的感情。六十多年来,李远辉一直致力于将“沱江船工号子”发扬光大,为此,他曾跋山涉水到各个村落采访、录制地道的“沱江船工号子”,并将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制成歌曲,取名《沱江船工号子》,让其更具有欣赏价值。
“最近五年来,‘沱江船工号子\’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发展很快,让我感到很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李远辉带着自己创作的《沱江船工号子》到各地频繁演出,不仅走出了四川省,还走向了全国,登上央视舞台。
2013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李远辉编纂的100余首本土歌曲被制成音乐集《东兴乡韵》,其中收录了6首属于“沱江船工号子”系列的曲目。随着书本流传开来,“沱江船工号子”也变得更加广为人知。
2014年,李远辉创作的歌曲《沱江船工号子》被编入《四川省中小学音乐教材》,让他感到特别骄傲,“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走进了下一代,走进了校园,这意味着将有更多人去传承它!”李远辉说。
今年,李远辉在内江师范学院举办了两次“沱江船工号子”论坛讲座;并拍摄了“沱江船工号子”的宣传片;与此同时,他在范长江纪念馆进行了4次演出;在8月份的“海峡两岸青少年张大千艺术交流活动”中,他于开幕式上表演节目《沱江船工号子》,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了文化内江的独特魅力。
如今,李远辉已根据“沱江船工号子”创作了约30首系列曲目,并带着歌曲到全省各地进行了一百多次演出,李远辉家中每一个人都能哼唱《沱江船工号子》,连12岁的孙女也不例外。“但是,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李远辉说,“沱江船工号子”作为一段历史的缩影,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属于每一个甜城儿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让李远辉受到很大触动。
“在艺术领域,既要有阳春白雪,也不能少了下里巴人,‘沱江船工号子\’属于后者,它是劳动人民生活中的艺术结晶。作为传承人,我有义务让‘沱江船工号子\’深入群众、扎根基层,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懈努力。”李远辉告诉记者。
对于接下来的打算,李远辉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群众,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扬本土民间文化,用极具特色的乡音,记录山美水美的家乡,回报甜城父老乡亲。
“目前,我正在对《沱江船工号子之六》进行编曲,我想把最朴实的旋律和最生动的语言传播到基层群众里去,让人们从这首歌曲中感受到强大的正能量和浓烈的艺术气息。相信这首歌曲完工后,一定会令大家耳目一新。”李远辉表示。
新闻推荐
获得冠军的“撼路者·FGA”队10月29日,历时6个月的2017蓝光观岭·太平洋联盟杯第七届四川业余高尔夫联赛,在蓝光·观岭球会圆满落下帷幕!观岭球会总经理、四川业余高尔夫联赛创始人龚德云先生,太...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