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有 赵飞
自揭牌以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按照“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的总体定位,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创新经验136项,自主创新30项;截至7月底,川南临港片区累计新注册企业1236家,新增注册资本达101.03亿元。1至7月,泸州市累计进出口102765万美元,其中出口97693万美元,进口5072万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
速度 制度创新迸发“生机”与“活力”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综合试验区,其核心是制度创新。川南临港片区自挂牌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7月20日,川南临港片区首张全程电子化办理的营业执照出炉,标志着企业登记注册真正进入电子化审批时代,实现了申请人和受理审核人员的“零见面”“零跑路”,让行政审批进入了“高速时代”。
在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行的第19天,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行,这是全国首个在自贸区成立的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局运行以来,已初步形成30余项创新成果,涵盖行政审批“单一窗口”、商事登记创新等内容。此外,按照国际通行的“透明度”原则,川南临港片区还开展了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办税大厅已实行“互联网+风险提示、银税卡、网上直报、电子发票”等便民新举措。
当前,“高效”“快速”成为川南临港片区“加速度”发展的关键词。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力实施先行先试协同开放制度,大力推进通关便利化。包括:全国首创“政务服务异地直通”模式,实现内陆与沿海地区政务服务协同互办;建成行政审批“单一窗口”系统,建立“一窗受理、接办分离、一章办结”审批机制,创新商事登记“政银直通”、集群企业注册住所托管等制度,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互办平台;率先在川内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出口通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创新“保税物流中心与港口出口联动”作业模式,一个出口集装箱节省物流时间3小时、成本300元;创新海关注册 “一站式”服务,挂牌3个月新注册进出口企业103家……
广度
开放合作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泸州港是四川自贸区建设中促进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的桥头堡,2016年集装箱铁水联运箱量位居中国内河港口第一。
6月29日,泸州港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世界第一大内河港杜伊斯堡港与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的合作启程,是中国内陆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区域经贸合作的新例证。
这只是川南临港片区主动向外借力、为自贸区对外开放打开协同发展空间的一个缩影。自挂牌以来,川南临港片区始终坚持以建设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为核心,全力打造四川开放窗口,服务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协同、开放、合作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是拓展拓宽协同开放网络,推进服务全域化。西向,融入“一带一路”,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开展港口贸易和航运物流合作;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建立“蓉欧班列+铁水联运”模式,开展共建川滇黔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等合作。东向,与上海洋山港、武汉阳逻港等沿江港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航运物流、港口通关、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等领域交流合作。南向,与广东、福建等沿海自贸区联手,推动建立泸州至广西沿海口岸“江铁海”联运、泸州至云南沿边口岸“水铁公”联运等南向进出口贸易通道,力争全年实现对川内城市和滇黔桂重要城市交流合作全覆盖,打通南向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通道。(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确保烟花爆竹旺季生产经营安全,省安全监管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州)安全监管局要严格落实复产验收有关规定,确保旺季生产安全。按照要求,各烟花爆竹生产市(州)要结合“六个不准”要求开展复产...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