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付真卿)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12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20年,四川省要建成更加健全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意见》提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意见》明确,到2020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高效,政策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化水平、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工程项目设防水平、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生态保护科学实施,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减少;受灾群众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得到更加有效保障;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新路子。
《意见》明确了统筹灾害管理、统筹综合防灾减灾、落实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完善军地协调联动制度、健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灾害风险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建立区域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等12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统筹协调方面,要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综合协调,强化资源统筹和工作协调;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落实应急救灾主体责任方面,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原则,进一步明确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对达到省启动响应等级的自然灾害,省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组织指挥协调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记者从17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口岸经贸物流合作大会上获悉,四川通过提升口岸功能、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助力四川自贸试验区发展。今年8月24日,包括四川在内的第三批试点省份接入“单...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