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云轨”吸引采访团记者关注。本报记者 马昭 王晓峰 代泽均 摄
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陕西加快科技平台建设,高质量发展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寻破题。
3月30日,由省委网信办、省科技厅、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西咸新区网信办、三秦网、秦闻客户端承办的“聚焦秦创原蓄力新势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继续走进秦创原,感知“原”动力,感受高质量发展进程。
技术攻关步伐更加铿锵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刷屏”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的速度和效率不断提升。一年来,115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注册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6%,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2.3%,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2%。
秦创原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动力源,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秦创原进一步明确定位,着眼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加快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水平平台,让创新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2021年以来,西咸新区扎实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发布了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等系列优惠政策,启动建设金湾科创区、科创生态岛等科创载体93个,持续打造人才聚拢、资金聚纳、服务聚集、要素聚合、发展聚变的总引擎、大平台。
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显示,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67.86%,排名保持在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全省研发投入强度保持西部地区第1位。
科技创新动能更加澎湃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企业一端连着需求,一端连着供应,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在陕汽控股西安商用车产业园汽车总装车间,工人正在进行组装、测试,平均6分钟下线一台新车。
2021年,陕西省启动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陕西省新建7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部署实施10个“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发布19个“揭榜挂帅”重点攻关课题,并接续实施6个科技重大专项和272个重点产业链创新项目。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西安高新区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使命,走出了一条内陆高新区依托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积极参与,共同打造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西安市明确连续3年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推进全市秦创原重点园区、平台建设及项目支持;宝鸡市成立秦创原秦川机床集团研究院宝鸡分院;咸阳市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工委;渭南市提出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铜川市设立2亿元高新科技成果创业投资基金;榆林市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榆能创新研究院;延安市建设秦创原(延安)延长石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延安碳中和研究院;汉中市加快建设环陕理工创业街区;安康市发挥循环经济产业科技创新等基金作用,投放资金1.35亿元;商洛市建设环亚源生态岛环保科技产业园;杨凌示范区提出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2022年,陕西将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持续驱动下,不断涌起创新浪潮,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破浪前行。
本报记者赵明石喻涵
新闻推荐
3月29日,陕西省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为方便全省居民使用,满足疫情防控需要,陕西健康码和西安一码通将整合升级为...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