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
寒食刚过,老家近旁张家山村的老支书辗转联系到我,说:“西沟里的泉眼又喷涌了,水大得很,有空回来看看。”
我的老家在醴泉烟霞。醴泉者,天降甘露,地出醴泉。相传隋时已得县名。至于烟霞,盖因西汉时京师高士郑子贞隐居烟霞洞而得名,盛名久远,然机缘不巧,吾竟未能亲临探访,一睹“烟霞洞”神采,忝为烟霞子弟。
烟霞古洞,位于九嵕山南麓深谷中。史载,西汉成帝时,名震京师的大儒郑子贞于此东坡石崖凿洞为室,隐居耕读。石崖下有清泉一眼,雨涝不溢,久旱不涸,水味甜美。秋冬之际,朝霞映照泉水,似有烟雾升腾,霞光透过密林,辉映入室,郑子贞便把他的窑洞称作烟霞洞。时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把持朝政,朝臣多侧目无敢违逆。王凤欲引子贞为己所用,重礼聘之,然子贞不为利诱,不为所屈。晚唐诗人胡曾《咏谷口》赞曰:“子贞独有烟霞趣,谷口耕锄到白头。”
及至清末光绪年间,关学大儒、闻名遐迩的爱国教育家刘古愚先生受“戊戌之难”牵连,辞去味经书院山长之职,退居烟霞洞,购田筑舍,兴办义学,开启民智,革新图强,人称“烟霞草堂”。著名报人张季鸾在《烟霞草堂求学记》中生动地记叙了先生刘古愚当年之办学环境:“烟霞草堂为庚子后所建,在唐昭陵之阳,负山面野,深谷环抱,唐诸名将皆在指顾间。地极清幽,去市尘十里,群狼出没,常杀人。”“先生书斋,冬不具火,破纸疏窗,朔风凛冽,案上恒积尘,笔砚皆冻,而先生不知也。”
戊戌维新之际,古愚先生率陕人士为桴鼓之应,被时人誉为“南康北刘”。康有为赞刘古愚曰:“五升之饭不饱,未敢忘忧天下。”刘古愚却道:“世俗不知,目我为康梁党,康梁乃吾党耳。”刘古愚毕生从教30余年,为陕西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爱国思想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史称:“关中一代才俊,什九出其门下。”民国初年号称陕西三杰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张季鸾,近现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均为其门生。
张家山村的老支书是通过我的老同事、摄影人张熙平联系到我的,曾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张熙平说:“烟霞洞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迄今他已先后去了七次。摄影师的关注反衬出我本乡人的尴尬,向往之情愈炽。不日后呼朋唤友,于一个阳光微暖的周末终得成行。
待过了古村地界,将近上山时,我拨通了老支书张会峰的电话,他指引我在渠岸边会合。因前些年移民搬迁,张家山的群众大多搬迁到了镇政府北侧居住,村里的果园、旧宅仍需照料,当天他正骑摩托赶往半山腰的老村。
老支书年近七十,五短身材,精瘦干练,即便是在荒坡小径上,仍矫健迅捷。他带领我们自山坡去往沟底,沿途不时提醒注意脚下,并情不自禁地介绍当年他带领村民整修梯田、植树造林、引水上塬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张家山老村处于两沟夹一梁的高坡上,全村50来户约200余人,住的是依坡挖掘的土窑洞,耕种的是贫瘠干旱的山坡地,最难的是人畜用水,祖辈几百年来,村民都要从村西边深沟里的泉眼处肩扛背驮取水。当时年仅17岁的张会峰被选为生产队队长,为了找水源,他带领年轻的党、团员打机井、建蓄水坝,五次工程,五次失败,别的人都心灰意冷,他却毫不退缩,挫而弥坚。1977年,在村西深谷探井,终于奇迹般地掘出了一口水质极佳的汉代矿泉井。此后二三十年间,依托这口井,老支书千方百计寻求资金,几番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先后建成扬程300多米的三级抽水站,既解决了人畜饮水,又使山上的土地得到了灌溉。
老支书讲自己是做了个梦刨出来“神泉”,这未必可信,然而,当年为了寻找水源他夙夜难眠倒是不假。据说,当年在沟底打井探水时,刨出了一个一尺宽的三层台阶,台阶连着不到三米宽的方槽,掀开石槽盖板,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汪清澈见底的泉水。原来,这是一处古代人使用过的泉眼,恰好被他们掘出,后经文物部门鉴定为汉代凿就。只不过到了唐代,唐太宗将九嵕山定为自己的陵寝地后,为了保护风水龙脉,将陵山周围众多的泉眼予以封堵,唯独烟霞洞口的泉水因其既不外流,又取之不尽未被填塞深埋,由皇帝恩赐给“官厅”饮用。现在烟霞洞南面的官厅村即由此得名,这个地方是唐代为祭祀昭陵的官员们来往休憩所建。据传朝拜陵山的官员清晨从京城长安出发,夜间住宿官厅,饮用该泉水之后,神清气爽,疲倦顿消。在自然科学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还不能认识优质矿泉水的功效,于是将此归功于皇帝恩赐的泉水,故赞誉该泉水为“神泉”。
传说终归是传说,然而,抽水上山,使贫瘠的张家山村变成了花果山,粮棉年年增产,村民生活日渐富足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地村民宁愿延续这一传说,为生存和生活求得一线希冀,增添异彩。眼下,村民虽多搬离,但依旧依赖泉水浇灌的甘甜美味的“昭陵御杏”,效益可观。依托附近的袁家村,外来投资者在张家山村建成滑雪场,改造旧窑洞为民俗博物馆,在沟底修路建坝拦水,张家山村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此番泉水复涌,间隔已有十多年。难怪乡亲们欣喜若狂。当日,老支书领我们参观了半崖上的烟霞洞遗址,“何人凿洞贮烟霞”,当真是风水绝佳、洞天福地。古泉眼就在烟霞洞下方不远处的沟底,汉代的台阶、唐代的封石依稀可见,一汪泉水无比清澈。泉水顺着沟道向南流淌,溪流潺潺,沟内芦苇荡漾,林木丰茂,已有好些游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已将老支书艰辛找水的奋斗史制作抖音播发,浏览量超过200万人次,众皆为此唏嘘不已,好评如潮。就在昨天,老支书打来电话,说是烟霞洞泉已经省地质矿产研究部门鉴定化验,为优质富锶矿泉水。随后,村里将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矿泉水厂。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虽然我已外出求学工作多年,但对那方土地、乡里乡亲仍有着深深的眷恋。希望烟霞洞泉的复涌,带给乡亲们更多的润泽和福音。 (B)(9)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石喻涵实习生胡茜眭雨佳)日前,陕西省总工会决定为589名全国劳模发放专项补助资金共计506.3万元,并要求把专项...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