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和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陕西省职工帮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开通的公益心理咨询热线上线以来,多位被不良情绪困扰的市民纷纷来电求助,心理专家们也竭尽所能,希望能有效帮助到每一位求助者走出情绪低谷。如果您也被“疫情期间收入减少很焦虑”等问题所困扰,来看看心理专家们怎么说。
“我9月份从外地来西安打工,现因疫情不能工作,挣不到钱,害怕过年回家拿不出钱来给家里,也担心被亲戚朋友看不起,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心里很焦虑。”人到中年的市民王攀(化名)电话求助道。
耐心了解了困扰王攀的问题之后,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安生给予其陪伴和疏导,先和来电者一起梳理了其家里的经济状况,经过仔细计算,王攀发现自己在农村的家每月只要有2000元的收入就足以应付生活了,改变了以前总觉得“每月需要五六千元收入才行”的看法,从而觉得压力小了许多。随后,王安生老师又与其一起探讨了如何搞好工作,如何与人交往等话题,为其提出相应建议。
“咨询结束后,我感觉心情好了很多。”王攀给公益心理咨询热线点赞。
市民杨乐(化名)主要求助职业压力和夫妻情感两方面问题。他介绍,自己近期因夫妻情感问题而纠结烦闷,工作上压力又比较大,目前为这些深感烦躁愤懑。
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耿晓华首先排除了疫情影响情绪的因素后,通过循环提问引导杨乐,使其对困扰自己的矛盾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咨询过后,杨乐表示,感觉自己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目标,如有需要将进一步进行心理咨询。
通过此案例,耿晓华也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遇到情感冲突或职业压力较大时,自己处理不了的,可寻找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咨询。
除此之外,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董琳琳就大部分人比较关注的“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如何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提醒和建议。
董琳琳认为,老年人应客观认识此次疫情,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准确信息,做到不传播、不轻信非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乐观或恐慌心理;其次应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护;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运动也很重要。
本报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三合记者张利平)12月17日,“三个新区”高质量发展专家“线上+线下”论坛会在临潼新区召开,来自陕西省多所高校...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