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市民游客现场体验制作瓦当拓片。(记者 郝钟毓 摄)
本报讯(记者闫珅)为积极响应市委文明办推出的“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品牌公益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3月2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在馆区南门广场带来了“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借助文物展板、文物复仿制品、瓦当拓片制作等,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是四神瓦当,你想体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哪一款?”在瓦当拓片制作活动现场,陕历博志愿者向游客详细介绍制作步骤:首先,将瓦当下的沙包铺平,放置瓦当,再挑选一张大小合适的生宣,用毛刷轻轻扑打……游客纷纷上前动手体验,在宣纸上轻轻扑打,沾墨、匀墨,均匀拍打,一遍又一遍,中国传统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宣纸上慢慢清晰地呈现出来,游客们开心不已。
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瓦当拓片作品,游客刘馨予说:“通过体验,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魅力和深厚底蕴,拿回去装在相框里,太有意义了!”
展板旁边,有的志愿者手举文明宣传牌为观众介绍文明旅游常识,引导文明参观;有的志愿者在文物展板前,以生动的语言为观众讲解,大家或聚精会神地倾听,或驻足观看展板内容,或与志愿者们进行交流互动。
“这只青釉提梁倒注壶是陕历博的馆藏国宝之一,注水过程与我们常见的水壶不同,它是从底部梅花形的小孔注水。”在青釉提梁倒注壶的展板前,2020年度“西安市最美志愿者”曾作鑫为了让游客深入了解倒注壶神奇的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更是手持倒注壶复仿制品边讲解边让大家进行注水体验。“入馆之前便对馆藏国宝有了生动的、近距离的了解,‘流动博物馆’名副其实。”听完志愿者声情并茂的讲解后,游客朱海玲说。
陕历博工作人员、志愿者王静告诉记者,目前陕历博志愿者包括社会招募志愿者和18所高校注册签约志愿者,是一个拥有1200多位志愿者的大团队。本期活动是陕历博“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的第88场。今后,陕历博“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将会致力于为社会公众带去更多丰富生动的文化盛宴,以“流动”的形式深入山区、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走到广大群众的身边,为文明“代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
新闻推荐
省住建厅印发《关于全面做好2021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 探索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
近日,省住建厅下发《关于全面做好2021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探索建立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缴存使用政策,扩...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