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进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1987年10月的郑州,阳光明媚、秋风爽人。第六届全运会竞走决赛在这里进行。当陕西竞走运动员李宝进成为亚洲第一个用3小时52分51秒走完50公里的人时,郑州中原路比赛现场顿时一片沸腾。十双、百双手紧握住他的手,摇啊摇;热情的郑州体育迷递过一本本心爱的纪念册请他签名留念……”这段生动而鲜活的文字出自原西安晚报体育部主任、国内著名田径专项记者吴斌海的笔下,李宝进在六运会上摘得金牌的一幕,仿佛发生在昨天。
高考落榜的他
“走”出了不一样的风景
1959年出生的李宝进来自商南的山区农家,“我从小就养成了爬山疾行的习惯,伴着山风、走着山路,越走越开心,腿脚也越来越灵活。”据李宝进介绍,儿时的他每天除了从相距数里的家与学校之间往返步行三次外,放学后还要帮家里打柴、割猪草,这让他拥有了出众的协调性和耐力。
1977年、1978年,李宝进参加了高考恢复后的前两届高考,却连续两次落榜。高中毕业后,他成了教物理的一名乡村教师,兼教体育。1980年,李宝进抓住了人生第一次机遇,考进了商洛师范体育班,开始接受正规的体育训练。很快,他引起了正在组队参加省运会的商县中学体育老师黄正民的关注。“当时本来想参加中长跑比赛的,但我的成绩和队里其他几个人有差距,黄老师就让我改练比较冷门的竞走项目,可我们俩其实对竞走究竟该咋‘走’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命运之门总是会向执着者敞开,李宝进随后获得了到西安跟随陕西省竞走项目功勋教练李战朝拜师学艺的机会,“那是我第一次和恩师相遇,尽管只有半个多月时间,但却获益良多。”名师的点拨加上自己的发奋苦练,李宝进在1982年的省运会上,一举夺得两枚竞走银牌,站上领奖台的他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未来。
大器晚成的他
成为“中国竞走的一面旗帜”
“当初究竟为何坚定地选择了竞走这个项目呢?其实,除了喜欢体育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每天4毛钱的补贴。那时家里很穷,冲着那4毛钱的训练津贴,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不愿放弃。”
1983年,已经24岁的他代表陕西参加了第五届全运会,虽然成绩不算理想,但这次大赛却让他看清了自己与专业选手的差距。有差距就继续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84年全国秋季竞走赛的第四名到1985年全国春季竞走赛上打破亚洲纪录,再到1986年秋季竞走赛上,独揽20公里和50公里两项冠军,李宝进一举改变了辽宁选手在这个项目上长期垄断的局面。1987年六运会到来时,李宝进已经是全运会的夺冠热门候选人了。果然,在那届全运会上,李宝进轻松夺得50公里冠军,“20公里比赛,其实我本来也有希望夺冠,只可惜最后冲刺阶段,被对手反超,只获得了第五名。”
巅峰时期,李宝进被誉为“中国竞走的一面旗帜”,大器晚成的他也获得了代表中国竞走出战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机会,“当时,咱们中国竞走队只有一个正式名额,所以,我也只能单枪匹马赴汉城参加比赛,运动员、教练员都是我自己。”由于给自己制定了较为冒进的战术,最终体能迅速耗尽的李宝进50公里获得第29名,20公里竞走仅排名第41位。
支援西藏的他
渴望带着队员走上领奖台
经历了1990年亚运会的出局和乙肝等病痛的折磨后,李宝进在34岁时正式退役,结束了一段大器晚成、堪称奇迹的运动生涯。此后,他常年在陕西省田径队担任教练,其间,还曾错过了援外去泰国担任教练的机会。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推出“田径高原人才开发计划”,旨在发掘田径耐力项目高原地区人才。三年之后,西藏竞走队在西藏自治区运动技术学校组建,成立之初,这支队伍仅有10名队员,1名援藏教练,而这名援藏教练就是李宝进。“李教练是我们竞走队的第一位援藏教练,他见证了这支队伍的成长和壮大,他甚至说服了家人,带着家人一起,奉献西藏。”李宝进在西藏竞走队的同事介绍道。笑称自己“大男子主义”的李宝进在教练岗位上却堪比慈母,他对每一位选手的情况了如指掌,还会针对每个人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而这位超时在岗的援藏高级教练最大的愿望就是西藏竞走队能走上领奖台。率队参加了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李宝进坦言:“竞走运动非常适合高原地区的孩子,因为他们具备了更多吃苦耐劳的精神,从骨子里就有希望!”
和竞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李宝进一直相信,体育能够成就奇迹,“干这一行,要有些天分,但更需要后天的不懈努力,两者相结合,就能创造出奇迹。”他的经历印证了这句话,他也渴望有更多年轻人能践行这句话。记者靳鹏
新闻推荐
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和幸福林带的建设者们手握工具积极参与植树。(首席记者王健摄)本报讯(首席记者龚伟芳)3月9日,由中...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