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有道 张桐胜 摄
驮水路上
一天,新结识的知青诵友钱钧说,51年前,隔着一道深沟和陡崖,她听到过我在对面坡梁梁上唱歌。而且,她竟然记得我唱的是:“天上闪烁的星星多,星星多!”是的,那是我在崎岖的驮水路上多次唱过的歌。
“天上闪烁的星星多”,这歌声竟然在之前素未谋面的老知青姐妹耳畔萦绕51年!在陕北插队期间,我和钱钧插队的村庄只隔着一道深沟。站在我们上庄村的峁梁梁上,可以看到对面塬上宜世村的民房窑洞和缕缕炊烟。我们共饮一道深沟底下清清的泉水,而且我的两个陕北走出的铁老弟油画家贺成安、大作家白玉奇当年竟然也是喝这眼山泉水长大的!这勾起了我对当年驮水的记忆。
初到陕北插队,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山村竟然那么贫瘠荒凉。没有电灯,没有广播,没有蔬菜,没有油,更糟糕的是旱塬上没有水。村里36户上百口人的饮用水,只能靠生产队仅有的几头毛驴来驮。
为此,我们经常缸底朝天,有时连洗脸刷牙的水都没有。有一次,值班做饭的惠娟在大铁筒子锅里炒土豆丝,眼看土豆丝糊了,可缸里没有一滴水。情急之下,她端起不知哪天舍不得泼的洗脚水倒进炒土豆丝的锅里。我们收工回来非常饿,这土豆丝也不是天天能吃到的。于是,这用洗脚水炒的土豆丝,我们也只好吃下去了。
惠娟是我人大附中读书时期的同班同学,气质娴静,少言寡语。她本是特别讲究卫生的人,用洗脚水炒土豆丝,她感到非常对不起大家。加上黄土高原小村的极度赤贫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使家庭出身不好、父母屡遭批判的惠娟精神受到了刺激。
洗脚水炒土豆事件发生不久,一个薄雾弥漫的早晨,在南沟掏窑面的乡亲们一阵惊呼,滚滚尘埃腾起,惠娟不幸从崖上掉下去了!在送往百里外县医院抢救前,我准备她的衣物时,意外发现她写的绝命书:“我再不愿意这样苟延残喘了!”还发现了她藏的几小瓶液体农药……
为了有水吃,我们不得不吆上隔好几天才能分配到的瘦驴,走好几里蜿蜒曲折的山路,下深沟驮水。两个空木桶就近四十斤,木桶上有接水的圆洞洞,用干玉米芯塞住。木桶中接满了山泉水,有八九十斤,好沉重啊!我一个女孩子家,也学会了独自一人凭石头台儿借力和巧使寸劲儿,把两个沉重的木桶依次甩上驴背,再用铁链拴好,吆着驴,吃力地爬上高陡的山路。赶上下雨天,一步三滑,还得随时用小钢镢在泥坡上掏窝窝,以便脚能立住。
吆驴下山是空桶,驴比较轻松,我也比较轻松。山风徐吹,薄雾如纱,看着那一道道起伏的多彩坡梁,一片片绿色或金黄色的麦田以及蓝天白云、野花山杏儿,心情就会大悦,就会唱歌。“天上闪烁的星星多”是我爱唱的歌之一。那是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里的插曲,那时依然还存着点少年情怀吧,还有战天斗地的豪情。
队里生产力极其低下,也没有什么好的生产工具,广种薄收,亩产几十斤,人人都吃不饱。青黄不接时,男人们会悄悄夹上布袋去别处要饭。驴更吃不饱,整天耷拉着瘦脸,懒洋洋的。队里总共三四头驴,每头驴每天也只能勉强下沟驮一回水。这百十来口人都要用水,哪里能供上呢?
人口多的人家更为水发愁。村里有个二愣子叫来子,就打赌把自己当驴,要亲自下沟背两大桶水上塬。在嘲笑嬉闹声中,他毅然下沟了。那又远又陡的坡,空手爬上来都腿软呢!但来子竟然真背着满满的两桶近百斤的水,花了几小时趔趔趄趄爬上塬来了。要知道这几里山路,绑上双桶是不能停的。因为一旦停下来,一不小心就会连人带桶滚下陡峭的深沟。来子甘愿当驴,累得面红耳赤,终于把水背上塬了!在村民惊讶的目光里,来子还没有来得及炫耀张扬,就一头栽倒在黄土塬上,口吐鲜血!让我们震惊又心疼!这二愣子,真是拼命汉啊!
更大更惨痛的悲剧还在后面。由于生产队驴太少,分配不过来。有些村民三更半夜或鸡还未叫就偷偷去驴圈抢驴驮水。饲养员要么是睡着了,要么碍于同宗同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鸡还未叫的漆黑夜晚,住在偏僻之处的金狗妈出门抢驴。她一脚踏空,从几丈高的窑背顶上倒栽葱摔了下去!
那个夜晚,村里唯一的独眼黑狗狂吠不止,声声凄厉。天亮时分,人们终于发现了从窑背顶上摔下来早已断气的金狗妈!可怜这善良婆姨没有脑袋了!她垂直倒栽葱,脑袋狠狠戳进胸腔里,任谁也没有办法弄出来了!她为了抢驴驮水,就这样极为惨烈地摔死了!
这一桩桩因为驮水而发生的惨剧刺痛了全村、全大队、全公社人的心,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北京知青的心。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缺水少驴生产力低下的状态,我们必须干点什么。长话短说,全大队知青行动了!我们村的男知青周承群去学习打旱井技术,学回来后,在生产队的支持下,他和农民一起在场院打了深深的旱井,用反复揉好的一块块高黏性红胶泥一遍遍涂抹井壁,这样建好的深深的旱井,存一些雨水,至少可以在收麦时节饮驴用。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怎么办?我们大队的知青决定四队联合,在西回大队搞引水上塬工程!在复员军人、党支部书记郭天仁的大力支持下,知青们在聂新元的带领下四处奔波游说,跑公社、跑县委、跑农机局、跑地委,弄来了资金,勘测定位了水源,买来了钢管和抽水机,弄来了辅料和各种配件,求来了技术指导专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我们西回大队的引水上塬工程成功了!三个自然村中四个队的父老乡亲在塬上拉着水车、水桶,就可以打开四队交汇处建的大型蓄水池的水龙头接水、拉水了!为驮水吐血抢驴栽崖的惨剧一去不复返了!
几十年过去了,西回塬三个村中四个队的父老乡亲们现在家家户户喝的、用的还是引水上塬的西沟清水,蓄水池还在当年的位置。乡亲们没有忘记北京知青的好,他们说喝水不忘北京知青!我们也没有忘记曾经的苦难和历练。知青带头人聂新元几十年后曾多次和我商量,想再帮助西回大队建苹果冷库,但是他的美好愿望成了遗愿。“天上闪烁的星星多”。曾经为西回塬引水上塬锲而不舍努力奋斗过的北京知青,已经有好几位永远成了天上闪烁的星星,他们依然会深情注视着这片黄土地。当年我们曾经的热力和光芒有限,但是照亮过那片干涸的黄土塬,温暖过父老乡亲的心,改善过他们的生活,也给他们带去了文化艺术。我们也在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感召下成长过,也得到过广大父老乡亲们的关爱。香甜的米酒,暖暖的土炕,清冽的泉水,飞扬的理想,有插队这碗五味酒垫底儿,什么样的坎坎坷坷我们也坚强地走过来了!西回塬村民的生活不但富裕了,而且还走出了陕西省著名青年企业家呢!牛年来了,祝福西回塬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新闻推荐
3月3日,陕西信达男篮训练馆内,球员们正在进行集训。据悉,陕西信达男篮曾经获得过三次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冠军,今年将代表陕...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