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陕西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今日陕西 > 正文

迎辛丑牛年 话过年习俗

来源:潍坊晚报 2021-02-10 09:27   https://www.yybnet.net/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2021年为农历辛丑年,关于生肖牛,你了解多少?过年期间又有哪些习俗呢?一起了解一下。

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与十二地支配属“丑”,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丑时”——夜间1时至3时又称“牛时”。从古至今,牛都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和推崇。传说牛是天上下凡的神将,十二生肖的首位本应是牛。

传说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有一天,农夫托牛给玉帝传个口信,说人间寸草不生,请玉帝赐些草籽给人间。玉帝便问众神谁愿去人间撒草种,牛自告奋勇担此重任。玉帝咐牛王到人间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带着草籽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到人间后,竟忘记玉帝的旨意,变成了走一步撒三把草籽。第二年,人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玉帝知道此事后,惩罚牛的子子孙孙只准吃草,祖祖辈辈都要帮助人们干活。从此,牛便一辈子给农夫当苦力,并且从未停止啃青草。

但是,牛知道改过自新,一直任劳任怨,勤恳踏实,博得人们的好评。在排生肖的时候,人们一致推举它为生肖之首,没想到投机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抢先得了头名,牛便成了第二名。

“牛是农家宝,有勤无牛白起早。”一句民谚,道出了牛在农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千百年来,勤勤恳恳、埋首耕耘的牛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好帮手,其代表的牛文化和牛精神也深受人们赞赏。

在古代,牛是古人祭祀的“至尊之物”,是农事生产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人对牛既尊且爱,玉器、青铜器和陶瓷书画等文物中时常可以看到牛的身影。古代文物中,牛形器、牛形纹饰、牛首纹饰、牛角兽面纹和牛面具等形式多样、意涵丰富,大多数是礼器和兵器。

在古代祭祀中,牛的地位非常重要,甲骨卜辞便曾多次记载规模大小不一的“牛祭”。古时,牛、羊、猪三牲齐备被称为“太牢”,常为王侯所用。《礼记·王制》中的“诸侯无故不杀牛”不仅体现了牛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古代制度的等级森严。

从古至今,民间相传着很多与牛相关的民俗活动。古人以“鞭春牛”表示催耕迎春。相传“鞭春牛”的民俗起源于先秦,即通过鞭打“提醒”牛春天来了,新一年的农耕即将拉开帷幕。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便用泥或纸制作假牛代替。“种田之人听我讲,吃饭不要把牛忘。”立春前后,民间还有“送春牛”的习俗,“春倌”会拿着木刻版印的春牛图逐村逐户唱送,提醒人们勿忘耕牛之功,善待耕牛。

在陕西,人们把为老人做寿的活动称为“牛王会”,因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且排在生肖前列,以牛为名向老人祝寿代表着尊敬;在少数民族地区,壮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会庆祝“牛王节”,节日由来、习俗和节期各有异同。以壮族“牛王节”为例,人们将农历四月初八视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会给牛“放假”,把牛栏修整一新,还会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等,以示敬牛、爱牛、护牛。

过年习俗盘点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则童谣道出了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黄历新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黄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就是“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黄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黄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除夕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年兽。“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正月初一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的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拜年,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很多地方也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

正月初二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正月初一迎新,正月初一迎新要吃斋,正月初二解除斋戒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正月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旧时初三日要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正月初四《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黄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南方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春节期间陕西省多云为主

2月9日,省气象台发布春节天气预报。春节期间陕西省大部以多云天气为主,假日前期(11-13日)全省云量较多,关中西部、陕南有弱降...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三秦健儿训练忙2021-02-10 07:00
评论:(迎辛丑牛年 话过年习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