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常晶晶荣获第十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同时还获得“陕西青年科技标兵”荣誉称号。这个消息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同事和电子材料领域同仁看来,可以说意料之中。
2010年,常晶晶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结合大学所学课程和对半导体材料的兴趣,选择了有机晶体管及相关电子器件作为研究方向,同时探索了有机电子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特殊性质,像有机发光晶体管、有机自旋晶体管、有机晶体管传感器等实现传统硅工艺无法实现的功能。对于未来电子器件实现智能化、生命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常晶晶经常鼓励自己的一句话,这也是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初心使命。
从读博士起,他开始主攻有机晶体管及相关电子器件的研究,包括有机-无机混合体系电子器件、瞬态可降解电子器件、柔性拉伸可穿戴电子器件以及结合光电器件等来实现不借助外接电源的自驱动电子器件,从理论、材料、器件及工艺各个方面对有机及氧化物电子器件、有机及钙钛矿光电器件以及柔性印刷器件工艺优化等进行深入研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2014年博士毕业后常晶晶选择以研究员的身份继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的相关工作。2015年对于常晶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通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菁英人才计划,他顺利加入西电微电子学院,并于次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成为了一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实现了“不忘初心,回国报国”的第一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常晶晶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导向,选择了有机/氧化物电子器件、有机/钙钛矿光电器件作为应用研究方向。截至目前,已在AM、JACS、Angew等专业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其中一作及通讯100余篇,中科院一区文章80余篇,中科院二区以上文章120余篇,他引3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被MaterialsViews-China、X-MOL等网站作为研究亮点进行报道,十多篇文章入选年度热点文章及ESI高被引文章,授权新加坡、PCT、中国发明专利7项,申请中国专利26项。受邀担任Springer旗下杂志Journal of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客座编辑。担任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器件专委会副秘书长等。
不仅如此,常晶晶主持参与了有关印刷电子、氧化物电子、钙钛矿电池等方向的多个项目。如晶体管方面,基于完全柔性印刷技术,结合狭缝型挤压式涂布方式生长的有机半导体,有机晶体管实现了10.0 cm2V-2s-1以上的空穴迁移率,基本满足了产业化的要求。柔性印刷方面,通过不同材料的设计及优化,对不同印刷工艺进行了探索及优化,最终在柔性PET衬底及普通的纸衬底上实现了完全印刷的有机电子器件及电路。之后,他们又实现了一系列印刷技术如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在晶体管及电路中的应用。在前述项目的基础上,常晶晶带领的团队进一步实现了低温“溶液法”制备的大面积柔性电路器件,并实现了多种器件的集成,最终实现了简单的印刷产品及包装。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曾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从出国求学开始,常晶晶就一直走在学术前沿:在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氧化物及异质结在光电器件中应用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创新工作,为设计制备具有产业化价值的电子器件及能源光电子器件提供了多种思路。
多年来,常晶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新加坡微电子所、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国际著名科研机构长期合作。回国后,他积极有效地协助团队和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院所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为研究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国际视野和支持。同时,他还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有力地提升了国内研究在国际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影响力。
“80后”的常晶晶,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意识强,能够带领一支科研队伍从事前沿性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未来,常晶晶和他的团队将致力于提高有机、金属氧化物和钙钛矿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重点研究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结构,优化工艺条件,实现其在大面积柔性基底上的制备。这一成果将被大量应用在柔性可穿戴设备和能源光电子等领域。
(王 晶)
新闻推荐
陕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最新标准公布 西安耕地和种植园用地为99398元/亩
本报讯(首席记者龚伟芳)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省政府近日印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的...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