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是忙碌一年的中国人一个温暖的盼头。可在疫情防控仍严峻的2021年春节,为了疫情防控局面的稳定,为了更多人的平安健康,很多很多人暂时搁置对家的期盼,选择留下来过年。
每位留守的人,都有故事。为了感谢他们的付出,《华商报》发起“留下来,我们一起过年吧”的活动。启动至今,既有热心读者打进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想为留下来过年的外省人献出一点心意,更有多家爱心餐饮企业拿出自家的招牌陕味,给留守异乡人送上家的味道,为他们的家人寄出一份“陕西礼”。
■杨文娟 34岁 山西洪洞县人
“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平复对家人的愧疚”
34岁的杨文娟是山西省洪洞县人,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安,作为一名建模师,目前在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项目工作,一直在工地上忙碌着。
今年春节,杨文娟又得留在西安。“火车站项目时间紧,今年就要竣工,春节也不停工。”杨文娟说,目前正进行的是地铁7号线2号出口和公交车站、地道等三个作业面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如果回家,来去可能都要隔离,再加上路上风险很大,考虑再三,这耽误工作又增加感染风险的事儿还是不干了吧,继续留在西安过年吧。”
杨文娟的老公是延安一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两人的工作性质差不多,都很忙碌。据了解,他们的孩子快6岁了,因为没人带,此前一直在山西姥爷家,2018年杨文娟不得不放下工作全职照顾了一年,2020年才把孩子接回西安,平时接送幼儿园照顾都是靠亲戚。“老公春节估计也不休息,去年一年我俩就见了几次面。”杨文娟说,对孩子很是愧疚,但任务在身,她没办法。
留在西安过年,意味着杨文娟又无法跟父母团聚了。“公婆家在渭南,平时还能走动,而父母在山西,基本就是过年这样的长假才能回去。说起来惭愧,上次见我爸妈还是2018年。”杨文娟说,“工作太忙,去年妈妈骨折时我就不在,现在要拆钢钉了,我还是回不了家,心里非常愧疚。父母知道我忙,总是叮嘱我注意身体,别太惦记他们。”
作为女儿、作为妈妈,杨文娟说自己都挺愧疚的,她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平复自己的这份愧疚。
因为参与了华商传媒集团发起的“留下来,我们一起过年吧”的活动,杨文娟的父母将收到一份由华商传媒集团和爱心企业共同寄出的陕西礼。“十分感谢,算是对我不能回家的补偿。这么有陕西元素的礼包,也是对我在西安工作的认可,我爸妈收到后也会挺高兴的。”
■郝杰 24岁 河北张家口人
“把西安当故乡,好好感受西安的年味儿”
24岁的郝杰是河北张家口人,现住在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二一二社区。郝杰是2020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员,考研结束不久,河北疫情形势逐渐严峻,无法回家。再后来,她看到就地过年的号召后,决定留下来。
“响应号召不添乱,这就是初衷。”郝杰说,“这一年,我看到太多关于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让人感动的新闻报道。他们义务反顾,有人甚至为了战疫成功付出生命。他们的奉献与付出换来了我们大多数人安定的生活。我是名学生,又没学医,不能像他们一样,做太多事情。但“就地过年”这一号召我能办到,那我就行动起来吧。”
郝杰说她父母得知她的决定后,有遗憾,更多的是担心。比如担心她第一次独自在异乡过年不安全、吃不好、想家等,但还是支持她。
问起郝杰一个人的过年计划时,她说:“我的计划全都按疫情防控形势要求来定:如果疫情形势严峻,我就提前买好年货,宅在家里;如果整体局面稳定,我准备戴着口罩出门逛逛。当然,我保证不聚集、不扎堆。人生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我就把西安当故乡,好好感受西安的年味儿吧!”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李婧 实习生 苏秦菲 赵梦圆
“有了冰峰,爱心大礼包更完美”
今年春节,30岁的汉中人小张也将留守西安过年。
小张说:“我来自汉中,今年春节不回家。一方面,国家原地过年的号召在那儿,我这么有觉悟的人必须响应啊;另一方面,我爸妈都在深圳上班,就7天假回来也不方便。我们一家早就说好了,一起“云过年'。家里老人都不回来,我还回去干啥呀?”
小张是位“码字人”,也是一名冰峰爱好者。她这样描述对冰峰的感觉:“我对西安这座城市的记忆里,冰峰是挥之不去的,而且它还是我吃火锅时的标配,喝上一口,简直是“嘹咋咧”。这两天,我也关注了《华商报》“留下来,我们一起过年吧”系列报道,又是送年夜饭又是送大礼包的。我当时就想,要是有冰峰,爱心大礼包就更完美了,没想到还真有,太好了!”
据了解,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为“留下来我们一起过年吧”的爱心活动赞助了888箱无糖酸梅汤礼盒(价值约127800元)。
小张平时工作很忙,过年了,她要好好享受一下没有工作的“纯”假期,约上朋友去吃顿火锅,看一场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要做一桌子好吃的,和父母视频。一个人过年也要有过年的仪式感,祝愿大家不管在哪儿,都能过个开心年。”小张说。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李婧 实习生 苏秦菲 赵梦圆
新闻推荐
拓宽人才培养新通道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聚焦职业教育发展建言
□实习记者孙高菊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在身。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陕西省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近120万名...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