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倩
人类的文明史有两部,一部在地上,一部在地下。后者就是中国考古学。翻开李零与人合著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我就放不下,这本书简直是“纸上的博物馆”,令人应接不暇,又饶有趣味,在穿越时空中“身临其境”,就像站在刚出土的文物面前,或是刚潜入的水底跟前,一览中国考古的辉煌盛况和细节之美。
考古界泰斗苏秉琦有一个经典论断,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应该是“满天星斗说”,每个区域都有自身发展起来的文明。中国考古学始于1928年董作宾挖掘殷墟,93年来究竟有哪些重大发现呢?近年来的“考古热”又会带来怎样的文化影响?这本书给予最直观的展示和回应。回到考古现场,回到古人生活过的地方:良渚古城粮仓的一粒稻米,陕西杨家村窖藏的西周贵族们的一瓮酿酒,南海1号打捞上来南宋沉船里的一个陶缸,海昏侯墓地出土的一架孔子镜屏……这些就是来自历史深处的烟火气。
全书并非面面俱到,精心选取十个独具代表性和富有影响力的重大考古项目,从“差序格局”走向“开放体系”,以考古队长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发现的始末,分享考古现场的紧张与兴奋、惊喜与感动,给人以在场感和精神的同频共振。我把这种了解视为另一种“阅读”——阅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发现了与龙山文化相似的黑陶和磨光石器,这不能不叫人兴奋,发现背后体现文化交流和融合;被称为“最早的中
国”的二里头遗址,坐拥诸多“中国之最”的头衔,最早的大十字路口、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等,“最中国”诠释文明的发展成熟;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拨开迷雾下的古蜀古都,再现蔚为壮观的青铜时代,彰显吸收外来和自我创造的独特精神;深藏在沙漠深处的罗布泊小河墓地,千年女尸“小河公主”的真实身份扑朔迷离,而楼兰消失与生态保护又引人深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敦煌莫高窟恍若神奇而瑰丽的艺术宝库,一窟一画、一凿一像,美轮美奂,都叫人深深折服,如同跟随樊锦诗的脚步走进洞窟,历历在目。
“在考古工作中,你只有想到什么,才能挖到什么。”没有实物证据,考古无从谈起。考古现场的出土器物,不仅是物证,更多的是活泼泼的生活,是柴米油盐、果蔬肉蛋。我沉浸于这些生活褶皱里的“小而美”“致精微”:良渚古国的修建材料草裹泥,农业碳化稻米;二里头出土的龙形象,嵌有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殷墟商王国发现的盛有食物的觚、爵、卣、尊青铜器皿,还有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陪葬品玉器,表面油光锃亮的小玉象,煞是可爱;三星堆文明发掘的大型青铜面具、青铜大铜鸟,铜兽首冠人像,以及青铜火锅、青铜雁鱼灯,大开眼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5200多枚简牍,以及奏章、诏书、签牌;打捞上岸的宋代南海商船,再现水下瓷器;还有汉代皇帝刘贺的随葬品孔子镜屏,书有《衣镜赋》屏板,两块屏板合成一个双折式屏风,衣镜正面六个人,屏板正面两个人,为子张和曾子,凸显“以镜自鉴”的精神沉思……这些小物件的“前世今生”,这些物件背后人们生活的迁移、接纳、融合,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预见现代人的过去与未来。因此,目光凝视的瞬间,散发出生命之光,给人以升腾而起的精神力量。
在一个忌讳谈论死亡的国度,考古事业面临刻板印象和片面认知。但是,伴随“高分报考古”“考古热”的文化效应,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重塑历史观和价值观。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银在书中说过一段振聋发聩的话语,“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考古学家发明一种药水,发现墓葬后,把药水往墓里的人骨架上一洒,那个人就站起来了。”这并非无端幻想,而是传递一种积极的价值观——未来有高科技加持,后人对古人生活的探究与发现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接力奋斗。就像考古人郑嘉励的心灵独白,“生命就是一段旅行,曲折丰富、悲欣交集的旅行,沿途到处有瑰丽而无奈的风景。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观看沿途之风景,体验观赏的充实,领悟人生的真谛。人就是趁活着的时候,做点事情,体验人生。”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回到考古现场,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重新认识自己,启迪智慧人生。
新闻推荐
进入2021年,阳光暖暖的午后让不少网友表示“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即将到来的雨雪提醒大家,现在还处在“四九”期间...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