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陕西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今日陕西 > 正文

让“小苹果”成就“大产业” 记省人大代表马军

来源:咸阳日报 2020-08-13 07: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高依

马军是彬州融诚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作为省人大代表,从决心回乡扶贫的那一刻起,他就带领群众走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产业发展之路。如今,他所提倡的“小苹果”带动“大产业”已初具雏形。

一眼望去,去年“融诚”在水口镇张家堡村栽植的上千亩果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这种通过数字化管护体系培育、大数据遥感器传输、技术团队把脉的科学方法,正在改变传统技术、引领当地苹果走科学发展之路。

马军说:“在这个试验示范基地里,要把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240个品种的1/3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找到适合当地种植的苹果,培育它,研发它,全过程科学管护,未来品牌建设,我们也要在这个地方来进行试验。”

把农民变成职业农民甚至是产业工人,让群众在家门口拿到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只是“融诚”在现代农业上把小苹果做成大产业的基础一环,目前,在马军的带领下,“融诚”在彬州市发展了大小17个基地18个产业。

“在家门口干活,特别方便,还能照看家里老人小孩,在这儿一天干七八个小时,月工资2500元。”水口镇张家堡村村民张小平在基地务工挣钱,对生活很是满意。

“融诚计划要栽植十万亩果树,现在已经栽了六万亩的苹果,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果袋、果箱、果肥、果糖、果酒等一系列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全做出来,做一个大产业,把农业工业化,而且要把未来的农业农村农民的事情全部镶嵌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马军说。

2016年,当看到国内没有一家从果树苗、化肥、农药、商品到包装的全产业链农业时,在外从商的马军决心回家乡发展,带动一方乡亲脱贫增收,并义无反顾地拿出所有积蓄,有效整合政府资金、项目、农民、企业各种资源,在陕甘两省投入30多亿元做跨省连线扶贫投资,带动19280户群众增收,年用工工资支出超1.6亿元。

“要做就做最好。”马军经过外出考察比对,最终引进国内首屈一指的果袋生产线。在“融诚”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经过培训的300名群众已经上岗,150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

彬州市融诚农业科技集团果袋厂车间主任王芳娟告诉记者,整个车间拥有150条生产线,是全国目前最大的果袋厂,生产苹果、葡萄、猕猴桃、梨为主的全果类套袋,目前销往陕西、甘肃、河南、河北,融诚生产出来的果袋采光好、防病虫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马军常说,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自己就有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奔着为家乡做点儿事儿的初衷,他也一定要在这片热土上干出点儿名堂来,让农业在未来成就农民,走出新天地。

“未来的市场永远不能靠一个超市、某一个渠道,而是要走科学化数字化的道路,我拿到了全国四家苹果期货之一,苹果期货交割生产基地、产融平台、现货平台也都拿到了,只有把未来的生产供应销售全部融合在一起,走资本的运作道路,这样农业才有发展,才有未来。”马军对苹果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想法。(B)⑦

新闻推荐

省残联开展 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嘉实习生董锦薇)记者近日获悉,省残联从居家无障碍环境的改善着手,为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让他们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让“小苹果”成就“大产业” 记省人大代表马军)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