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工匠、中铁一局五公司精测队分队长白芝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二代”。从参加工作起就背上了三脚架和仪器箱,跋山涉水进行工程施工精测工作。
极寒之地、沙漠戈壁、崇山峻岭、大海之滨,都留下了他奋斗的印迹,对中、整平、观测、记录,常常一番操作就是几个小时。正是这样一次次反复操作,使他和仪器达到“合而为一”的境界。
17年来,白芝勇先后参与50多条国家重点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线路复测、精测工作,他用精湛的技术收获了一个个精确的测绘成果,成就了一项项在建工程的行业“新高度”。
合安高铁III型板施工告急——每天调试12块,就要断板一块,断板处理及更换、工期被滞后等产生的损失不敢想象……现场人员认为这是III型板养护时间不够、强度不够所导致,可改进后,这种现象仍然持续。就在项目人员无计可施时,白芝勇赶赴现场。
经过力学换算,白芝勇认为是施工人员不严谨,扭力控制不当造成。考虑各种扭力会产生多少浮力的因素后,白芝勇提出把理论不上浮的65牛改到55牛,然后算出上浮数据,在测量时予以考虑,并进行二次微调的解决办法。
调整后,4000块板仅有两三块需要调换,一举解决问题,为项目节省了近600多万元。
近年来,像这样的急难险重任务,成为了白芝勇的核心工作。作为“技术型测量大师”,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央企楷模等30多项荣誉,可谓达到了人生的“精测巅峰”。
在西安锦堤六路灞河隧道工程项目中,别的投标单位采用自动化测量设备对侧斜孔进行监测以展示其测量的高精尖水平,而白芝勇的团队却反其道而行之,报出了一套“人工采集数据+自建平台”的半自动化监测方案,咋看都有点“业余”。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套半自动化方案以绝对优势最终中标。其它方案最高报1700多万,最少1000多万,而白芝勇的方案仅需400多万。
“高精尖设备代价很大,而且侧斜孔监测只用一小部分功能,许多单位即使中标也只是赚个吆喝,而我们掌握核心技术,只需付出多两个测量人员的代价便能实现“技术赚钱”!”白芝勇自信地说。
自动化设备监测一个孔要10万元,而白芝勇团队监测一个孔只需9480元,监测结果却一致。用他的话说,这就是智慧测量。
“怎样让测量更便捷、更精准、更有效率、更有效益,就怎样来!”这是白芝勇对精测的认识。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3年前,白芝勇就夹杂在一群90后、00后中间,当起了无人机学徒。“我学习操控无人机时,老师说我是最老的!”白芝勇笑着说。
尽管尴尬,但并没阻挡住他的“智慧测量”之路。再次见到白芝勇,他正利用无人机创建的高质量正射影像与BIM技术结合,进行现场3D建模。将无人机引入工程测量中,是白芝勇的一个创新。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中铁一局,白芝勇和以他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誉为攻关破题的“救火队”,成员除了在工作室为难题“把脉”外,还时常出现在攻关第一线。
如今,杨志、寿海峰、杨明等成员逐渐成为精测骨干,多人被授予陕西省工程测量技术状元、陕西省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以测量为基础,把简单的配合测量变成提出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白芝勇说,以此实现“技术”提升,“技术”价值。 本报记者 王何军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11794.92亿元 陕西经济企稳回升
“上半年,陕西省经济逐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