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满淑涵)7月13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今年陕西省夏播情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今年陕西省夏播较往年有所推迟,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谋划及时,农资供应充裕,技术指导到位,加之6月土壤墒情较好,夏播任务基本完成,整体进展情况良好。陕北尤其是榆林地区旱情严重,旱地作物生产形势较为严峻,需进一步关注。
6月中下旬,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在全省52个市县开展了夏播进展情况快速调查。据气象资料显示,今年5月全省降水较少,而作为播种高峰期的中下旬持续高温无雨,影响了夏播的如期进行。6月初降雨充沛,土壤墒情较好,各地农户抢抓时机,采取“连收带种”模式,缩短夏播时间,抓住了夏玉米播种的关键时期,夏播整体进展情况良好。
全省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玉米增密行动,提高粮食单产,实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部门狠抓高产优质良种推广工作,印发品种布局指导意见及指导名录,引导农民科学用种,水稻、玉米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整合农技、农机、植保、种子等单位组建专家团队,制定技术方案,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科技宣传、集中培训、现场演示、测产验收等方式,为玉米增密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推广农业高产项目,建立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调查报告指出,鉴于今年夏播中移民搬迁加剧耕地撂荒,部分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陕北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等问题,应大力支持粮食规模化经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高效设施农业,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提高种粮农民经济效益。针对陕北旱情,要全面准确评估灾情,积极调配水资源解决农业灌溉问题,将减产降到最低;在干旱气象条件下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改种补种生长期短、耐旱性强的农作物,尽量止损增收;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要迅速落实灾情保障政策,勘察灾情,确定损赔标准,及时赔付到位,补偿农民经济损失。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记者孙高菊)围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省政协将于7月16日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此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由省...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