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昭)7月2日是第8个全国低碳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和成效。据悉,截至2019年底,陕西省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1%,提前完成“十三五”国家下达陕西省降低18%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双赢。
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张清香介绍说,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减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都会带来空气质量改善的协同效益,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节能减排、发展非化石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均有助于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协同优化治理气候和环境问题,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达到两者的双赢。下一步,陕西省将更加注重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融合、协同增效,从关注短期空气质量优化的应急举措,转向长期持续的政策行动,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控制,从清洁能源转向低碳能源。
近年来,陕西省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开展重点领域低碳专项行动、深化低碳试点示范等一系列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初步核算,截至2019年底,全省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1%,提前完成“十三五”国家下达陕西省降低18%目标任务。全省在保持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双赢。
为了实现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陕西省加快能源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金融贸易、互联网、物流网为核心的服务业。实施绿色生态战略,持续增加森林碳汇,全省森林覆盖率43.06%。同时,积极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加快企业技术、工艺及设备节能低碳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2019年底,全省发展绿色建筑9244.46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3%。
不断加快推进绿色交通,2019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2016年至2019年,全省累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9688辆,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达10118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1.69%(含地铁),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潇)高考即将举行,考试进场戴不戴口罩?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怎么办?7月1日,省教育考试院就相关问题提...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