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陕西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今日陕西 > 正文

《南京传》

来源:淮河晨刊 2020-06-22 09:33   https://www.yybnet.net/

上期提要:在南京的历任两江总督,几乎都是晚清的能臣,平心而论,都为南京城市现代化,多少做过一点实事,有过一些贡献。李鸿章让南京有了现代工业,左宗棠让南京有了开放口岸,张之洞让南京有了大学和江宁马路,而宁省铁路能够应运诞生,则与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有着直接关系。

大清朝眼见着就要完蛋,此次盛会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竞争心也确实刺激了政治责任心,然而民众虽有改革之心,清朝政府却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当时“富商大贾,凡结伴而来者,无非快游览夸豪举耳,真能研究农业,考察工艺者,百不获一”。“西学东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劝业会耗资数百万,成交额数千万,临了亏空严重,难以为继,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当初筹办劝业会,曾考虑过要恭迎慈禧太后驾到,准备修建一座行宫。原计划放在行宫门前的一对汉白玉石貔貅,还没来得及运到现场,慈禧她老人家先驾崩了。结果这两只守护神兽,只能当作摆设,只能作为见证。现如今,它们与湖北水泥厂当年送去参展的一个水泥阳篷,成为南洋劝业会仅存的珍贵遗物,还保留在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校园内。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这时候,南京城里依然还是一片平静,依然风花雪月,老百姓大约也没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改良成了一句时髦的口号,革命和革命党这些词汇,大家也不太陌生,究竟能不能形成气候,到底会有多大动静,很多南京人并没认真去想。

当时南京城里,内心最为纠结的是徐绍桢。这一年,身为陆军第九镇统制的徐绍桢,已五十岁,五十知天命,恰恰就是在这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到,武汉新军第八镇起义成功,南京的新军第九镇只要依葫芦画瓢,完全有可能水到渠成。作为第九镇的最高军事长官,徐绍桢是明朝开国大臣的后人,徐达的第十四代孙。本是一介文人,甲午中日大战那年,中了举人,后来投笔从戎,以“智识高卓,究心中西兵略”而获得重用。

徐绍桢属于晚清第一代有点现代意识的职业军人,统率的新军第九镇,有“八千子弟皆书生”之美誉,手下青年军官中多才俊,大多新式武备学堂出身,譬如赵声是第三十四标标统,林述

庆是第三十六标标统,还有柏文蔚和冷,都是文武双全,都是很坚定的革命党人。武昌那边已经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南京这边当然也得露上一手。

革命党人这么想,革命党人的对立面也会这么想,于是一方要准备起事,一方要防备起事。徐绍桢的手下鼓动“请速举事”,大势所趋,徐大人不带我们干,我们就自己干。徐的上司也开始怀疑第九镇不可靠,采取紧急措施,将张勋的江防营从浦口调入南京,将驻守扬州的王有宏所部缉私营十个营,也临时抽调过来,加强南京的戒备。为防止第九镇异动,两江总督张人骏借鉴广东和湖南的办法,突然收缴第九镇弹药,结果各标营每个士兵,平均不足五发子弹。接着又宣布南京戒严,将各大城门关了。

辛亥革命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革命党人如何强大,是大清朝实在太弱。光复成了多米诺骨牌,很多城市只要揭竿而起,发篇通告,贴几张传单,便可以传檄辄定,立刻光复。革命接二连三,革命党人频频出击,到处开花。光复大旗随处飘扬,转眼之间,周围差不多都成了革命党人的天下。远一些的陕西山西云南光复了,近一些的湖南江西安徽光复了,上海光复了,杭州光复了,苏州光复了,沿着沪宁线,无锡常州镇江接二连三光复,连江北的扬州也光复了,只有南京仍然还掌握在清政府手里,到这节骨眼上,徐绍桢的第九镇宝刀出鞘,箭已在弦上,想不干都不行。商议好了11月8日起事,没想到在沟通上出问题,城里革命党人在11月7日晚上,很莽撞地就先干了起来,城外第九镇官兵闻讯,匆匆赶过去,起义已被镇压。不仅城内失手,攻城的第九镇新军也因为弹药不足,不得不败退镇江。

此时的南京安危,有着特殊意义,天下已经大乱,胜负也就在一念之间,袁世凯给负责守城的张勋打来电报,语重心长:

东南半壁,悉赖我公。

袁世凯的意思十分明显,只要南京还在,革命党人翻不了天。只要南京还没丢,沪宁线上的城市虽然光复,其他省份已经独立,清军随时都还可以再收复。这时候,革命不可阻挡,站在反革命一边的袁世凯却稳操胜算,他的北洋大军掐住了革命党的喉咙,已将武昌团团围住,置于自己炮火之下,只要他愿意,拿下武汉三镇,指日可待。在军事上,黄兴督战的革命军根本不是北洋的对手。

要解武汉之危,只有尽快搞定南京。驻在上海的同盟会中部总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南京之得失,关系民族存亡,不攻克南京,就不能挽回武汉革命之颓势:

南京一日不下,武汉必危。武汉不支,则长江一带必不能保,满虏之焰复炽,祖国亡无日矣!

一时间,南京成了重中之重,江浙联军组成了,由徐绍桢担任联军总司令。革命与反革命的势力不得不在南京进行决战,说是决战,相对于上世纪发生的军阀混战,中日战争,国共内战,光复南京之役也许算不上什么大战,死伤人数相当有限。毕竟是一场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毕竟这一仗,彻底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事实上,很快南京光复了,武昌起义惊天动地,而直到南京光复,才正式宣告清朝的大限到了。

这样的结果,一向散淡的南京人肯定不会想到,他们不会想到自己的城市,在风谲云诡的中国大历史上,会再次扮演了一个如此吃重的角色。革命军从不同的方向冲进城门,爱看热闹的南京人又一次成了看客。炮声已听不见,零星的枪声也已经结束,南京人怀揣着好奇走上街头。在著名的革命党领袖中,竟然找不到一个土著的南京人,退求其次,就算是革命党中有头有脸的南京人也找不到。因此痛说革命家史,南京人只能又一次惭愧。

南京的老百姓开始咸与维新,兴高采烈相互剪辫子。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剪个辫子也没什么大不了,就仿佛闹革命,在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代价和结局。清朝留给汉人的辫子,原本和脑袋联系在一起,危险时,剪辫子意味着要丢掉性命,等到大势已去,连袁世凯也与时俱进,剪掉辫子也就是一剪子的买卖。到这时候,水到渠成,剪不是什么事,不剪辫子才是个问题。

用旁观者来形容辛亥革命时的南京人不够恭敬,事实真相或许就是如此。南京是两江总督所在地,掌管着当时最富庶的区域,控制着清政府的经济命脉,历来为朝廷所看重。

下期看点:革命军进入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都督多,司令多,有自封的“江宁都督”,有自封的“苏军总司令”。革命尚未最后成功,大家已经开始争权夺利。革命党人对于清政府,革命的态度是一致的,可是在自己内部,观点也是五花八门,谁也不买谁的账。在南京光复之前,很多省份先后独立,成立了军政府。

新闻推荐

《世界需要父亲》

作者:[南非]卡西·卡斯滕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时间:2018年04月内容简介本书是给父亲的指导手册,它同时具有很强...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南京传》)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