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萍
食物过敏(FA)是指由人体免疫系统介导的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即机体对摄入的食物蛋白发生的可重现的异常免疫反应。近年来,儿童FA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食物过敏在临床症状上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症状,恶心、呕吐、呕血、腹泻、便血、肠绞痛等胃肠道症状,哮喘或气道高反应性等呼吸系统症状,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记者:哪些常见食物可能导致儿童过敏呢?
石曌玲: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外资料显示,能够引起儿童过敏的食物有160多种,经WHO/FAO认定,导致儿童过敏的食物主要有8大类,分别为花生、大豆、牛乳、小麦、鱼、鸡蛋、甲壳类水产动物和坚果。
记者:预防婴幼儿食物过敏的方法有哪些?
石曌玲: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幼儿食物过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对预防过敏有好处。孩子第一口吃母乳,有利于营造健康的肠道环境,减少日后过敏的发生。坚持母乳喂养还可以减少接触异体蛋白质的机会,可以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发挥抗感染及预防过敏的作用。故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并可继续喂养持续到2岁。
记者:那么,小宝宝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石曌玲: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饮食要以低过敏的食物为主,同时辅食添加不宜早于4月龄,不宜迟于6月龄。辅食过程要掌握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稀到稠的原则,每周逐步给婴儿增加一种新食物,从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在添加辅食时,量要少,品种以单项为宜,观察有没有过敏反应后再加入新的辅食。千万不要多种新食物同时添加,这样容易分辨不清过敏原。
不同年龄合理饮食。孩子的食物过敏具有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减的趋势,因此提倡在适宜的年龄选择最适宜的食物,如一岁以下易过敏的孩子最好不食用蛋清、鲜牛奶(有些成分不适合婴儿)、大豆和花生、带壳的海鲜;对于牛奶过敏的非母乳喂养婴儿,至少应使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粉6个月后,再接触牛奶,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牛奶的不耐受情况会逐渐好转,一般3岁左右会基本消失;对于大豆、花生或海鲜过敏者,应1岁以后再尝试接触;对于鸡蛋过敏者,可2岁以后再尝试接触。不要过早频繁地尝试食用,以免造成对某种食物的终身过敏,或诱发哮喘及其他严重问题。
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提高免疫力,肠道菌群正常,可有效避免过敏的发生。另外,适当食用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免疫功能、提高肠道黏膜对过敏物质的抵抗能力等方式预防过敏的发生。生食中的过敏原经过煮沸会被破坏,也可以防止过敏的发生。因此可引起过敏的果蔬,如桃、番茄等,可经过加工处理后熟食。(G)(2)
专家简介
石曌玲,儿童呼吸哮喘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原西京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肺血管疾病协作组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哮喘防治专委会委员。专业特长: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诊治。
新闻推荐
本报讯(米子扬)5月22日7时许,还不到上班时间,但在商州车管所查验区给电动车上牌的市民已排起了长龙。自“陕西省超标电动自...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