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同学们也真心感受到了传染病的可怕和危害。为了同学们能够重返校园,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保障学生们的健康。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已经陆续复学,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提醒大家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也一定要重视另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它和新冠肺炎一样,也会危害学生们的健康。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可侵入人体除了指甲和毛发外的各个器官,主要侵犯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就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学校是一个典型的群体环境,人群高度集中、密度大,学生相互接触密切、流动性强,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很容易在校园引起传播。加之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阶段,机体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同时,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
律、营养不良、体能锻炼少等因素影响,导致抵抗力下降,而且距离接种卡介苗的时间较长,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一旦感染上结核杆菌后,很容易发生结核病。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大中专院校及学生人数众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预防聚集性疫情在学生中发生。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陕西省各市县区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学校师生在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后,应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得了肺结核,应该休学或休假,在家或住院治疗,既有利于康复,又可以避免传染给他人。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
学校作为结核病防控主体单位,应重点落实常规防控“四个健康”,日常做到“五早二精准”,构
建无结核健康校园。
1.开展健康体检,把好入学关。按照《中小学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要求,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
2.做好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各级学校应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一旦发现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要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3.保持健康环境,校舍通风卫生。各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扫与消毒,对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
4.落实健康教育,提升防病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学校师生进行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倡导师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近距离面对周围人群咳嗽、打喷嚏,不要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做到未病先防。
5.散发病例做好“五早二精
准”。学校通过常规防控措施的实施,及时督促可疑肺结核病人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共同生活工作学习的密切接触者早筛查,对病人实行精准治疗管理和休复学管理,一旦出现疫情苗头,迅速果断科学处理,严防学校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病例。
学校结核病的发生,不仅直接危害学生身体健康,更易快速
传播,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应积极关注校园结核病防控,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从自身做起,远离结核,共建健康校园。张毅伟
以初心守护健康以实干践行使命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是省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作为全省结核病防治中心,主要协助政府组织实施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落实结核病防控策略措施,开展结核病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市县区培训指导、疫情监测处置、团体(高校)防痨、健康教育、防控研究等工作。
1950年建所以来,一大批结核病临床诊疗和防控专家,奋战在与结核病斗争的一线,以精湛的业务能力,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对结核病疑难病例鉴别诊断、耐药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的诊断均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专家门诊每年接诊患者上万人次,并承担了学生结核病体检、出国人员结核病体检等工作。优质的诊疗服务受到患者和体检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
作为全省防控中心,省结防所配备最新的全数字化移动体检车,可上门对集体人群开展肺结核的
早期影像学筛查。省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除开展结核菌传统技术外,还引进了国际领先的基因蛋白芯片、核酸检测、线性探针、恒温扩增、溶解曲线等检测技术,能在2-6小时内完成痰液(分离株)、脓液、脑脊液、胸腹水、尿液等标本的结核菌检测、菌种鉴定、耐药性检测等,大幅度地缩短了诊断时限,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在患者尽早接受抗结核治疗、指导临床用药、提高预后效果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年来,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以降低全省结核病疫情为己任,与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一道,服务全省百姓,消除结核危害,共建共享健康生活。
专家热线:
029-82224952更多结核病防治信息,请关注“陕西结核病防治”。
新闻推荐
近年来,我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迅速。在各类直播中,直播带货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今年,央视也推出了多场公益直播,为农产品带货,刺...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