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西海绵城市的中心绿廊沣河综合治理文教园段沣河诗经里景区昆明池景区的鹊桥景点
5月1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全域治水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的“全域治水看西咸”媒体记者对西咸新区全域治水工作进行深入采访。近年来,西咸新区按照“控源截污治水、集约节约用水、一河一策保水、河湖连通引水、河湖长制管水”的总思路,坚持“流域为整体、区域为单元,保护和修复并举”的总要求,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突出水和林两个生态要素,把留住水放在突出位置,扩大湖泊、湿地面积,涵养水源,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水生态工程可持续运行。
沣河入渭口
水清岸绿鲜花盛开
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5月14日上午,沣河入渭口。盛开的鲜花边就是清澈流淌的沣河水,多只水鸟不时从水面上飞过,河堤上市民正骑着自行车悠闲地观花赏景,不远处便是柳树成荫、水草茂盛的湿地公园……
西咸新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卜子涵介绍说,沣渭生态区由沣渭湿地和沣河入渭口生态区两部分组成,总投资17亿元,项目按照“柔性治水、生态治河”为理念,以打造百年安澜的水利工程和柔性治水的示范工程为目标,将河流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建成生态湿地景观6500亩,水面4000亩,形成以城为主体、水为纽带、田为点缀,具有大地景观、郊野风貌、田园特色的滨水生态景观廊道。
负责沣河入渭口生态区项目的高玉辉告诉记者,沣河入渭口生态区位于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南起世纪大道沣河桥,北至沣河入渭口,治理河长5.5公里,设计防洪标准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1820立方米每秒。项目总投资额11.5亿元,总规划面积约30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500亩,景观面积1500亩,工程涵盖堤防、护滩、液压坝水面、堤顶道路、堤防陇海铁路下穿、绿化景观及配套等工程。
“目前项目已完成8.1公里堤防建设,生态修复滩区面积1400亩,建设完成液压坝1座,形成水面1500亩,计划2020年底前完工。”高玉辉说。
据了解,沣渭生态区项目上起渭河陇海铁路桥,下至西咸界,南临渭河大堤外坡脚线,北至渭河南岸主河槽,整治河道全长5.6公里,综合整治面积约3500亩,形成滩地湿地水面1000亩,治理整治渭河主河槽水面1500亩,工程涵盖滩区道路、湿地水面、溢流坝、绿化种植等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
“以将沣河打造成一条有记忆、有文化、有历史、有传承的河流为治河目标,从规划初期就严格控制堤防、砌护、水面工程的施工工艺,坚决抵制千河一面,将河道沟渠化,硬质化,保持地上与地下生物链的互通,保持河水的自然净化能力,采用生态材料、工艺做法进行治理,堤防护坡采用缓坡设计并覆土种植植物,绿化与水面自然衔接,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蓄水区水面采用了膨润土防渗和水泥土防渗体系,既满足了防渗要求,也满足了生态功能。”该工作人员说。
诗经里
已成“诗与远方”
文旅生活的榜样
5月14日,记者一行在西咸新区了解到,诗经里小镇是沣东新城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被列入西咸新区、陕西省2017年重点项目,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落实特色小镇发展战略的有力实践。据悉,小镇以诗经主题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完善生态基底和综合配套,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诗意文旅小镇。
“诗经里小镇是全国首个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高品质文旅小镇,东起沣河东路,西至河堤路,南起昆明五路,北至昆明三路,毗邻丰镐二京遗址,文化底蕴丰厚,生态风景秀丽,规划面积121亩,未来享有轨道交通及城际高铁等交通便利,是沣河区域目前是沣东新城开发条件最成熟、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备、生态资源打造最先呈现的开发区域。”陪同采访的西咸新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介绍,丰镐二京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的首善之都,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孕育诞生的时代大背景。“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据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考证,《诗经》绝大部分源自沣河一带,其中仅“雅、颂”两大板块,能够确认作于沣河之滨——沣镐的诗歌就有132首之多,占整部《诗经》的43%。诗经除却保留关于诗歌、音乐、礼仪的远古样态,还为当今社会遗留、保存了一种东方风雅的生活方式。沣河两岸乃至整个西咸新区,拥有丰富的《诗经》资源,融诗经之风光、风骨、风度、风俗、风情于当代,弘扬三千年前的诗礼人生、文雅质地、风雅生活于现在,这对挖掘丰镐遗存的社会、文化和文明史,活化区位板块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小镇诞生于诗经文化起源地丰镐遗址沣河之畔,故“诗经里”由此得名。
为深入发掘《诗经》文化对沣河流域的深远影响,诗经里小镇与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联合编撰整理了《诗经里的诗经》《沣河流域,〈诗经〉译注及诠释汇编》,通过分析、梳理、阐释、总结《诗经》文化价值与构建沣河区块历史文化、当代价值的多元立体关联,进一步挖掘了诗经风雅颂的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对诗经在地文化的研究,让大众在了解土地的自然情感、风物人情之后,以三千年前的文脉文史为根,让沣河重返“诗经之河、诗意之城”。
依托《诗经》这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小镇将《诗经》中所涉及的风物、民俗、音乐、人物等,转化为可触摸的景观与建筑;开创性规划以诗经主题和诗意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业态布局——文化驿站、悠闲娱乐、特色餐饮、精品零售、温泉酒店;研磨出簪花祈福、沐手抄诗、礼乐和鸣、曲水流觞、月夜放灯五大生活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诗经文化与休闲相融合的度假目的地。
“诗经里小镇以文化驿站、悠闲娱乐、特色餐饮、精品零售、温泉酒店为主的五大业态为商业运营内容,作为全国首个诗经文化主题小镇,将簪花祈福、沐手抄诗、礼乐和鸣、曲水流觞、月夜放灯五大生活方式融入其中,是一座集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度假、创意设计有机融合的诗意旅游度假目的地。”该小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
河湖相连共建共享
提升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5月14日下午,在昆明池七夕公园记者看到,尽管艳阳高照,气温骤热,但公园里湖水碧波荡漾、游人如织,来自宝鸡的小张和女友小马高兴地告诉记者:“七夕象征着爱情嘛,寓意也很美好,一大早我们就开车过来看看,刚还去了鹊桥呢,风景的确很美。”
据西咸新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卜子涵介绍,西咸新区水务部门按照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原则,把河湖治理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用保护治理成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以加强水安全为核心,以提升水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遵循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通过三年保护治理,主要河流建设生态堤防74.6公里,建设护堤林3024.1亩,修复滩区面积22394.5亩,形成节点24个;新建、扩建污水厂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8万吨/日,提标改造污水厂10座;实现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碧水长流、鱼翔浅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六大体系。”卜子涵说。
采访中,卜子涵向媒体介绍说,首先是建成“堤固洪畅、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实施堤防治理工程,全面提高防洪安全标准,城乡重点防洪工程达标率100%,实现重点河流堤岸全线贯通;第二是建成“水清岸绿、生态健康”的水环境体系。结合城乡绿化建设,大力推进堤岸、堤内、堤外立体增绿,建成多层次、大绿量、高标准的护堤林带,筑牢河湖生态屏障;第三是建成“功能多元、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体系。坚持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同步治理,不断加强沿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沿河农村污水处理场站建设,实现沿河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第四是建成“人水和谐、品质独特”的水景观体系。综合挖掘河流水景观要素,以水造势、以绿造景、以野造趣,傍河结湖,建设不同类型的景观节点,打造特色鲜明的水景观体系。第五是建成“彰显底蕴、古今交融”的水文化体系。依托河湖现有资源,通过提炼沿河历史文化、关中乡村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要素,培育一批具有流域特色的水文化基地,丰富人们对水生态文明的认知、感悟和体验。
14日下午,记者在沣东新城沣河综合治理Ⅱ期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施工,风雅杨林生态公园已现雏形,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沣河综合治理Ⅱ期工程实施西汉高速至G310国道段8.7公里沣河综合治理,包含水利工程和绿化工程,沣河综合治理Ⅱ期风雅杨林段长1.1公里,总面积17.3万平方米,绿化工程融入了因地制宜和柔性治水理念,突出诗经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河道内原有的成片杨树林资源,建设休憩、观赏、游玩、科普与亲水场所。
“沣河综合治理Ⅱ期目前已完成堤防7.6公里,景观绿化完成60%,风雅杨林段已完成1.1公里堤防填筑、堤顶道路铺设及行道树栽植,保留原有杨树2200余株,种植乔木1800株,种植草皮1.5万平方米。”项目负责人张凡告诉记者。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突出水和林两个生态要素,把‘留住水’放在突出位置,让河流成为城市的幸福之源,全面推进河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水文、水质、视频、音频全要素实时监控预警。同时加快河流确权划界、岸线利用规划,建立权属分明、制度完善的河湖长效管控体系。”陪同采访的西咸新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卜子涵说。
本版文/记者张红中图/记者谢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鸯5月12日,走进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的办公室,记者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型“图书馆”...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