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晓巍)“五一”假期,陕西省商品市场总体供应充足,运行基本平稳。监测测算,5天假期全省商品销售额达166.1亿元,虽同比下降16%,但消费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商品零售额150.7亿元,同比下降14.5%,收窄10.8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15.4亿元,同比下降28.2%,收窄22.5个百分点。其中,西安市实现90亿元,同比下降16.7%,收窄6.3个百分点;商洛、铜川、延安、渭南、宝鸡、安康、汉中市、杨凌区、咸阳和榆林市商品销售同比分别下降6.5%、6.9%、9.2%、11.2%、11.8%、13.3%、14.8%、15%、19.4%和33.2%,有10个市降幅收窄9~25个百分点不等。
复工营业率高,消费促进活动丰富。截至5月5日,全省8405家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复工率98.5%,员工到岗率89.8%,其中: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复工率分别为99.5%、99.5%、96.7%和95.4%。
各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商复市,联合当地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促进活动。其中:西安市“花开长安-2020西安云上购物节”,开放20家综合体门前广场进行促销。此外,宝鸡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和榆林等市在“五一”假期前后,还共计发放约3.8亿元消费券。
商品市场人气暖,零售餐饮销售回升。消费促进活动聚集了市场人气,激发了购买欲望,节日期间陕西省商品零售额实现150.7亿元,同比下降14.5%,降幅快速回升10.8个百分点,据全省110家智能信息泵门店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实现销售额7300万元,同比下降45%。假期全省餐饮收入实现15.4亿元,同比下降28.2%,回升22.5个百分点。
必需品市场供应足,总体运行平稳。据全省176家必需品样本企业可比数据监测显示,全省11大类生活必需品平均零售价格与节前相比呈1涨10降态势。粮食、食用油、肉、禽、蛋、菜、奶制品、食糖、食盐、水果和水产品类商品平均批零价格在±10%小幅波动。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下降1.11%,肉类平均批发价微降0.07%。
天气转暖,蔬果价格规律性下跌、消费量增加。水果批零价格分别下降9.62%和5.13%;蔬菜平均批发价4.42元/公斤下降2%,平均零售价6.19元/公斤下降1.43%;蔬菜批发交易量为18591.3吨,略涨0.69%。5月4日“蔬菜交易量指数”为21319.64点创近期新高,周环比上升12.6%。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江黎)日前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根据《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