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出版社制作的连环画《秦腔》小样受访者供图《秦腔》长卷节选受访者供图
秦地自古深沉厚重,凡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近现代文学作品,文字均以底蕴厚重、对大众的悲悯情怀著称。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用自发的、质朴的、从泥土中生长出的文字为在关中大地的芸芸众生立传。连环画家李志武则数十年专情笔墨,以画卷为黄土地上那些毫不起眼却自在怒放着的生命立传。他曾为《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两部巨著绘制连环画,令书中栩栩如生的陕西乡党走向国际、蜚声海外。近年来,李志武与当代艺术家门晓燕经10年寒暑,磨砺而成70米长卷。前不久,他们终将作家贾平凹力作《秦腔》绘制完成,作家笔下棣花镇上的街坊们,在70米黑白画卷中宛如新生……
多年前,连环画家李志武创作的长篇连环画《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先后在法国、比利时、阿根廷等国展出。尤其是《白鹿原》连环画,2015年还被翻译成法文版在法国出版,并被法国音乐家以配乐展示形式搬上音乐会舞台。
不久的将来,李志武的另一部连环画版《秦腔》有望在法国出版,让国外读者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几代关中人的生活轨迹、乡风民俗以及身后蕴藏的文化特性。
近日接受西安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生于陕北的李志武展示了这幅耗费10年而成的70米长卷。这是他第一次用长卷形式创作连环画,以此来表达对陕西乡党血浓于水的情感,对陕西文学由衷地敬畏,以及对坚韧生命的悲悯与关照。
血脉中流淌着割不断的陕西情
记者:作为连环画家,您为什么特别专注于陕西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平凡的世界》到《白鹿原》再到《秦腔》,这些文学作品的哪些部分打动了您,使得您不断花费精力与心血,为作品中的人物立像?
李志武:我出生于陕北,在黄土地上生长。从情感上,我对这片土地有难以割舍的情结,加之自己亲历的时代和熟悉的地域环境,所以绘画的题材始终离不开这个地方。自然,我也十分关注陕西作家和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我之所以愿意投入很多精力和心血先后创作《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连环画和《秦腔》画卷,首先是从心底喜欢这几部作品,例如《平凡的世界》的故事就是写我出生的地方,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孙少平就完全像写我的经历;画《白鹿原》是由于我对关中那段历史的好奇与读小说时脑海中不断产生画面感的驱使;《秦腔》小说我觉得既乡土又魔幻,我想在发挥自己熟悉农村生活积累的同时,改变自己的绘画语言,使自己的绘画更当代一些,更意向一些。贾平凹老师的这部作品便给我在艺术方面的探索,提供了一个自我涅槃的基础。
记者:您在画卷中去展示的陕西作家笔下的文学名著,分别有哪些风格迥异的特质?他们书写的人物形象,在您脑海里是否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您提笔创作时,如何去构思、塑造每个人物的外貌形态,想象他们之间发生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并精准地表达书中那个时代的特征?
李志武: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这三部作品,文学风格上虽然有很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一点也正是我熟悉或擅长的,就是他们所写的故事与环境都是陕西乡村。无论陕北、关中还是陕南,虽然地域风貌和习俗有所差异,但农村生活、农民意识形态都是相同的。
我熟悉农村生活,少年时代住在农村写生,工作后又常到农村去。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就生活在陕北,像是画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与环境;画《白鹿原》时,我曾去白鹿原做过一些采风,也主要是采集建筑和风俗方面的内容,当然还找了很多历史资料。为画《秦腔》,我去过商洛棣花镇四次,主要是对照小说描写的地方找一找感觉。
这三部小说都有很强的时代性,所以在动笔前,我反复阅读原著;然后根据原著特点确定适合的绘画风格和需要把握的一些原则,并结合小说里的描写,调动自己在生活与艺术方面的积累和理解,让这些已浮现于自己脑子里的人物托生于纸面。当然,有些人物的造型需要不断调整。像在《秦腔》70米长卷创作中,很多人物都是在与合作者门晓燕反复探讨后确立下来的。
地道秦味是永恒的艺术追求
记者:文学名著与绘画之间看似关联,又分别是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那么您是如何打通之间微妙的艺术本质的关联,但又着重强调绘画美学独立的艺术张力?
李志武:我个人的理解是,文学名著的绘画不是简单改编与画面图释,需要绘画作者在深刻理解文学著作的基础上,用视觉艺术传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观念。如果说《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连环画只是传统意义的连环画,而《秦腔》70米长卷便是对传统叙事连环画的一次当代艺术实践。
毕竟,我在传统叙事连环画的创作道路上行走了多年,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我的艺术观念也在更新。我希望用一种“新连环画”形式来创作《秦腔》。在我思考如何逾越自我,离开自己的舒适区的时候,非常庆幸地找到一位同样喜欢《秦腔》小说的当代艺术家门晓燕,共同探讨绘画内容的取舍,绘画风格的表现,人物的造型和文字的编辑等方面的再创作,我们共同对“新连环画”形式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不过,文学和绘画是分别独立的两个艺术领域,如何突破传统的示意式绘画模式,找到连环画自身的立脚点,是我们在画《秦腔》70米长卷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
记者:陕西作家的作品质地沧桑、黑白分明、地域色彩浓厚,您为在这里生存的芸芸众生立传时,如何做到让国外读者去接受、了解这样一片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
李志武:我的绘画创作,也只是很单纯地根据原著的人物性格特点造像,形象特征也完全取决于自己理解中的形象与神情,人物造型的变形程度也取决于自己理解的人物气质,没有刻意研究和追求国外读者的喜好。
《白鹿原》连环画作品在法国展览和出版,我感觉就是人物造型与绘画表现形式,与其他作者和欧美、日本连环漫画相比有其民族化的艺术语言。艺术虽然没有国界,但浓郁的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和画家倾注的真挚情感往往是艺术佳作的本质。
我画这些人物,总能感到常常深陷于他们的世界里,并和这些人物同悲同喜。完成《平凡的世界》连环画距今快30年了,现在翻看这个作品,有一些情节和人物总能让自己感动,总能想起创作过程中一些泪流满面的情景。即便这次塑造《秦腔》画卷里漫画式的人物,我们也总是对这些人物充满温情,对他们的命运抱有关切、无奈和悲悯的感情。
70米长卷有望在法国出版
记者:这一次您画《秦腔》花费10年,追求的又是绝对真实之外的抽象表现。在动笔之前,就书中描述的关于棣花镇的种种生动细节,您与贾平凹老师进行过怎样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说,贾平凹作为原著作者,也是看到这幅70米长卷的第一位观众,他在看到您笔下的棣花镇乡党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样的?
李志武:在完成《秦腔》画卷之前,我始终和贾平凹老师没有见过面。2009年4月,我通过一位故友,从贾老师那里取得《秦腔》绘画授权书。之后,便开始创作准备。我曾先后四次去棣花镇采风,又先后两三次构思、起稿,却都因为对自己画的东西不满意而停滞。直到遇到理想的合作者门晓燕之后,创作才算真正上路直至完成。整个创作期间,都未曾与贾老师谋面。在我的意识里,如果完成不了创作,也就不好去见他。
十年的时间里,贾老师始终耐心等待。去年年底,《秦腔》画卷全部完成后,我与贾平凹老师相约,请他过目画作。2019年11月17日,我和门晓燕携画作专程到西安,如约到贾老师住所请他观看点评。贾老师非常仔细地看完70米长卷,他反复观看画面里的有些场景,表示满意,说我们的画作出乎了他的预料。
前些天,有一位法国艺术界人士将这部连环画版《秦腔》介绍给法国一家出版社。那家出版社很感兴趣并有意出版,对方对画作给予好评,并制作了部分设计稿。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前期沟通并做了初步的出版规划。记者职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嘉)省民政厅日前制定出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项措施,从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