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铜运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来,让我们顿时手足无措。
本应开学的新学期却被迟迟推后。于是,“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又把各中小学师生推向了网络,把被许多学校视为“违禁品”的手机又还给了学生。于是,教师被“网红”,学生被“网萌”,家长被“网懵”;教师尴尬被动,学生欢声雷动,家长面对已经被老师调教得很“温顺”的“神兽”们也搞得眼花头晕。而最被动的,还是面对新事物网课,不知所措的教师。但是,该来的还是要来,该做的还是要做。
于是,网课开始了:钉钉课堂、腾讯课堂、噼里啪啦课堂、嗨学课堂……各种网课平台闪亮登场。CCTV教育频道、地方教育电视台、广播电台,各省市县教研机构,各类网课、讲座一拥而上。随后,学校加入了网课行列。先发通知,后发课表,接着组建微信群或QQ群,教师归位,学生归队,全校整班建制,班级签名打卡,教师要在网上讲课,学生要在网上听课。
重新武装的教师刀枪不全,家里仅有的电脑,自己与孩子谁先用?还有的家里电脑陈旧,运转缓慢;还有的老师人在异地,电脑在学校,一部手机不能一机两用;没有麦克风,没有教参,没有教学资料……这暴露出教师们的硬件准备不足。
害羞,怕丢面子,学生没法管,家长难沟通,最讲师道尊严的教师,面对学生舌灿莲花,面对敞开的社会却不知所措,这暴露了他们的心理准备不足。
“一些网课就是乱炖!”
“只能凑合着上,效果远不能与课堂相比!”
“一节课学生给我发了一万朵鲜花!”
“我提问,学生不理我!”
“你讲得越投入,他们玩得越欢!”
“一个台式机,4个笔记本电脑,齐上阵,通话效果还是不理想。”
“下课都10分钟了,有几个学生还在网络课堂潜伏着一动不动。”
有位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出警告:“从前几讲文件的下载数量来看,咱班有几个同学可能把自己‘隔离’了;从下课后迟迟不离开的数量来看,咱班有几个同学可能到课堂外面‘旅游’去了;从课堂里最多十几个回复数量来看,咱班有部分同学不知是‘盲听’还是‘忙听’别的什么了……”
一些已经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且修养深厚的老师如鱼得水。一些大咖级老师携着满园的芳菲来了。他们或以厚重的学科积淀,或以自己的拿手绝学,或以渊博的学识,感染着老师,丰富着老师,提升着老师。激励着更多的老师热情地参与到网课的教学示范中。
陕西省教育厅开放“名师资源”平台,把4000多节优质课大餐奉献给全省的广大师生。我熟悉的陕西省的许多特级教师也在以各种形式上网课,他们或组织名师团队进行课堂直播,或办防疫讲座,或搞心理咨询,或引导学生参与家庭活动。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网课和网上讲座,更多的是示范、激励和引领。
网课虽难上,但依然有很多教师脱颖而出。针对硬件不足,一些老师摸索出“手机+”的教学手段,北京教育学院的一位名师特意购买了一台9000元的电脑,帮助爱人上网课;还有一些老师认为网课贵在播,就借助录播软件提前录课……
对于网课这种新生事物,更多的教师由仓促上阵,开始适应起来,心态逐渐稳定,技巧更加熟练。也有一些老师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已经能够熟练操作;还有部分教师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软件问题渐渐不成问题。
如今,网课开课已近两月,老师们都适应了在网上授课。有过尴尬,但更多的是学习、摸索和发现的喜悦。当然,问题和困难还有许多。如何克服,还需要探索。但是,我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作者系市一中教师)
新闻推荐
陕西医疗队员与同名患者有个约定 “待病毒全消,欢迎你来武汉做客”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也不会来到这里!太有缘了!她和我同名,今天终于要出院了,开心地要和我合影!愿您余生一切安好……”陕...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