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在西咸国际机场,医疗队队员们走下飞机。本报记者 王晓峰 摄
陕西首批援湖北医疗队回家本报记者 王晓峰 摄凛冬逆行,春暖归乡。
昨日下午,陕西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7名医护人员平安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机场以民航界最高礼仪“过水门”仪式为白衣战士“接风洗尘”,欢迎英雄们回家。现场医疗队成员们开心欢呼:“乡党,我们回家咧!”
现场最高礼仪迎接英雄回家
“热烈欢迎陕西支援湖北医疗队平安归来”“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昨天下午,东方航空的停机坪旁,红色的欢迎横幅、一字排开的警车格外醒目。
下午3时20分,载着137名医护人员的东航MU800航班缓缓驶入停机坪,等候在旁的两辆消防车瞬间打开高压水泵,向空中喷射出白色水雾,形成一个美丽“水门”,为医疗队员们“接风洗尘”。舱门打开后,医疗队员们走下舷梯,等候多时的迎接队伍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每个医疗队成员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医疗队队长易智感慨,55天前,他们从这里出发前往武汉,在经历了一个个与死神赛跑的日夜后,终于又回到了这里。
一去一回,两种心情。“去之前,我们对武汉的情况、对对接医院的情形并不了解,有压力,也有忐忑。到了武汉,发现疫情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医疗资源也不容乐观,可以说每个人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经过所有人的并肩努力,武汉的情形越来越好,我们的对接医院也已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任务圆满完成,现在再站到这里,心里满满都是喜悦和安慰。”
背后他们与死神赛跑55天
这支医疗队是陕西省派出的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由来自全省52家医院的137名医护人员组成。他们于1月26日出发,也是截至目前陕西省派去湖北当地支援时间最长的医疗队。
抵达武汉后,他们接管了武汉市第九医院的重症病区和危重症病区,救治的都是病情最为严重的患者。
“武汉九院在疫情发生后被列为定点医院,全部接诊疑似和确诊病例。但该院当时只有8名呼吸科医生,危重症和传染病医生非常少,床位也只有不到500张,却已住了500多位患者,每天的发热门诊还要接诊1200多人,救治压力非常大。”昨天易智向记者介绍,他们接管该院后,第一件事就是与院方一起对医院进行全面改造。此后的50多个日夜里,队员们超负荷工作,各尽其能,全力救治每一名危重患者,累计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17人,其中重症48人、危重症69人;累计治愈出院65人,其中重症44人、危重症21人;病情好转稳定转出18人。
现今,队员无一感染,平安返乡,每一个人都感慨万千。“我们这支队伍里年纪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0多岁,每个人都经受住了考验,说实话真的很自豪。现在看到这么多可爱的人来接我们回家,我也真的很感动。乡党们,我们回来咧。”陕西省人民医院主管护师、该医疗队重症病区护理组组长胡蕤面对镜头向大家打招呼,眼神里都是藏不住的笑意。
暖心机场送上“三秦套餐”
为迎接奋战在战“疫”一线的英雄凯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医疗队队员们准备了冰峰、肉夹馍、凉皮组成的“三秦套餐”,还为医疗队员们送上了包括专享安检券、就餐券、停车券等福利礼包。
工作人员表示,白衣天使辛苦了近两个月,他们想在第一时间给大家送上他们最想念的“家乡味”。这些福利礼包,也想让这些“最可爱的人”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感恩和铭记他们的付出。
这些温暖的小细节,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组长刘昱十分感动。他向记者介绍,当天从驻地前往武汉天河机场途中,当地各行各业、不少志愿者都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送行队伍从酒店到机场,无处不在,不少人都一遍遍地说着“辛苦了”三个字,依依惜别的一幕幕让医疗队大部分成员都红了眼眶,流下眼泪。回到家乡后,又受到如此热情、“高规格”的欢迎,他感到十分暖心。
提及接下来的计划,刘昱说,目前最想和家人团聚,之后可能会对这段时间的救治工作做一个梳理总结。
期盼待武汉恢复昔日繁华再来相会
春分之日踏上返乡路,陕西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明宗娟专门在武汉天河机场写下一篇告别日志,为战友们祝福点赞。
她说,离开快两月了,日子曾经难熬,却也最终适应,如今想来更似忽然之间,出征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欢送的仪式已然开始。
她给并肩作战的队友们点赞,“日后有缘多相聚吧!想起继续留守武汉的逆行者,你们还得不辞辛苦,为疫情防控的歼灭战值班站岗,希望你们一切安好,早日回家团圆!”
她盼望,武汉能快快恢复昔日繁华,到时,她将轮渡夜游,欣赏两岸璀璨霓虹。
本报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蒋华通讯员惠悦栗莎)3月20日,陕西省电力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西安市沣京工业园区110千伏沣京输变电工程现场...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