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该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陕西试点高校有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同时,教育部取消实施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
实施“强基计划”对高校、考生意味着什么?华商报记者邀请知名业内专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600分以上考生是角逐“强基计划”主力军
志愿专家薛梅认为,实施“强基计划”意义重大,“对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来说,从培养模式和长远发展来看,益处都是不言而喻的,名校+名师+升研、博+跨学科+科研等,这样的人才培养之路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渴求。”薛梅分析说。
她指出,高考在600分以上的考生是角逐“强基计划”的主力军,高分考生的各个学科成绩相对均衡,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学科对接“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对考生会更加适合。
自主招生催生乱象
“强基计划”更为公平
资深教育专家、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分析说,与原自主招生计划相比,“强基计划”在选拔定位、招生专业、入围依据、录取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强基计划”其实很大的一个初心是国家对基础学科教育的保护。
“国家重视基础科学了,“高考成绩占比不得低于85%”的要求也相对比较公平。相对于自主招生,“强基计划”最典型的改变,就是高考前变成高考后。此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是在高考前,学校先选人,所以导致大量的家长投入在自主招生上,寻求被名校录取的机会,但是没有高考作为前置基准线,出现了大量劳民伤财和商业利益的现象,报名量很大,但最终通过率极低,之后还要面对高考的进一步筛选,这个性价比实在太低。“强基计划”放在高考后,实际上是强化了高考的基础筛选作用。”刘鹏说。
还会对中学起导向和推动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校长李鸿认为,首先,“强基计划”是新高考的补充或延续,即: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陕西省新高考方案由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组成,综合素质评价目前只是作为录取的参考,而在这一新政策中,综合素质评价则成为录取的依据,从这一层面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强基计划”若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有所突破,将为新高考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探索出一条路;其次,该计划将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这些基础学科又是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基础,通过“强基计划”国家抓住了人才培养最基本的问题,必将有力地推动科技强国。
“我还认为,“强基计划”不光着眼于高校,也不仅仅体现在高校招生上,还会对中学起到导向和推动作用。因为这几个基础学科也是中学很重要的学科,该计划将进一步强化相关学科在中学的地位,尤其是对高中教学进一步起到强化作用。”李鸿分析说。据悉,试点高校将在春季公布招生章程,华商报将继续予以关注。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新闻推荐
种植户张海琳在大棚里为桃树疏花寒冬腊月,子长市余家坪镇新寨河村的油桃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粉红的桃花竞相绽放...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