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忠
双凤岭周边有播种“白日黄”黍谷的传统,山民管伸向山外的石径叫“谷道”。那悠长的的山路,似蜿蜒的血脉,崎岖在大山的胸怀里,循着它就可以步入山外平川。山屯的村头总会有一两株大树,是百年枣树、山榆,抑或是千载唐槐、古柏。我家乡的庄头非同寻常,因为是果木之乡,所以挺立着一株身材墩实、五股八杈的毛栗树。远眺,它是故土的旗帜,是山屯的路标,近瞧,它是老家的“村徽”,是果农的骄傲。每回逢年过节,返乡临近树下,内心就会萌发出一种走近故宅的归宿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来到爹娘身边的亲近情。
沿着古朴的石阶路踱出庄外,搭眼环视,四围全是密匝匝翠枝玉叶的栗子林。它连片成亩,漫无边沿,先祖为求得吉利,给山庄起名为“甜利园”(‘栗’同‘利’谐音),连延伸、连接四外八乡的曲折石径,也叫做“利道”,石塘也唤作“利塘”。落实责任制时,承包荒山的乡亲们就开始陆续更换优质品类、栽植新苗。这种“一兜面”板栗,素有“五绝”:一是抗旱,二为御涝,三是长寿,四无鸟巢,五无虫蠹,六不招贼。春华秋实,重阳节前后栗子成熟,它就象那刺猬蛋一样,浑身长满了毛刺,根本无法生食,故俗称毛栗子。因它防偷御盗自出高招,对于果林主人来说大可不必防偷。承包户邻之间也不用垒墙,也勿需掘壕,更不必扯网,只凭梯田石堰为界便可。
在陕西半坡遗址的古墓中,早就有板栗出土现世。家乡栽植栗子树也有逾450年的历史了,所以,它是果林世家的“老搭裆”。因它根深体壮、旱涝保收,和核桃、软枣、金柿被先祖并称为山林中的“四大金刚”。早先,栗子不仅能充饥解饿,还可以备灾度荒,充当金谷银麦,又被誉为“铁杆庄稼”。
栗子能顶粮食,也可以作菜。“栗子鸡”便是故里的一道珍馐佳肴,它很有品味,且容易入盘。先挑选当年的肥美鲜嫩的雏鸡,净毛洗涮、切块下锅。汤汁要将其淹没,并添齐五香佐料。栗子煮到八成熟后剥壳,净身倒入炒勺。用文火再微焖20分钟后,即可享用。此时,栗子外表看起来格外养眼诱人,它金黄油亮,尝一口微软细腻、鲜香脆甜。这道菜真正是喧宾夺主,栗子比鸡块好吃得多。家人围坐同餐,其乐融融,带来的温馨和欢悦实难言表。
作为秋果,在民间名气颇佳。早时,在乡村的集市、城镇的街口,都有支起的半人高“糖炒板栗”的专用灶锅。往锅里先倒入少许蜂蜜、香油、桂花,再倒入沙土和板栗。那短柄铁铲缓慢翻动,敲击着锅沿,节奏清亮的音韵终日不停地在做着有声广告。糖炒栗子以拂面的馨芳和氤氲的温热,还有特有的香甜粉糯,尤其受到青睐,客户称栗子叫干果,山民则称其为山货。因其晾干后储藏期忒长,存留一冬一春也不会发霉变味,它在秋果群中,理有应得的位居冠军宝座。
团枣、栗子谐音“早立子”,在操办婚事的人家,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吉祥果了。它柔和甜腻,解馋温情又熨贴。为了答谢亲属友人,要在喜宴后逐个馈赠糖炒栗子;为了打发闹洞房的的顽童,新娘必须出面挨个儿分发栗子;为了感激为喜事帮工的乡邻,主家都得含笑递送板栗和酬金。
此外,板栗还有滋补之功。宋朝诗人苏东坡曾有诗云:“老去自有腰腿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山栗酷似山民的品德秉性:谆朴、厚道、憨实,颇具儒君大雅之风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乐)12月4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以来,陕西省持续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下放审批权限,优化环评审...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