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
在陕北,一直有“文出两川”的美谈。这里,有厚重的华夏文明;这里,出了文状元李郃;这里,是著名作家路遥的故乡。
我来自江南,客居延川三月有余了。坦率地讲,小城并没有旖旎的风光、纵横的阡陌、澄莹的河流,更多的是峁梁沟壑。但是,看似“穷山恶水”的地方,却走出了当代文学巨擘——路遥,令人惊叹。
有一现象,你是否留意过?在当代作家群中,陕西籍作家可谓独树一帜。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个个成就斐然,声名显赫。是什么,让偏居西北一隅的大地,产生如此多的大作家呢?
或许,是黄土地厚重的历史积淀所致。
黄河,祖国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曾经,三皇在这里驰骋,五谷在这里培育,六畜在这里驯化。古老的文明,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受它的恩泽、荫庇。
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血液中流淌着历史的印记,基因一代代延续,如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不息。这与生俱来的厚重,不经意间,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强大能量。
或许,是黄土地艰苦的环境锤炼所致。
黄土高原干旱贫瘠,耕种主要靠天恩赐。山中的植被,有的长刺,有的矮小,大多很耐旱,这是大自然的选择。人们在坡地上、河滩旁,尽一切可能种上一些粮食和蔬菜。说实话,这些蔬果长势并不太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许只是一种奢望。
虽然环境严酷,但压不垮黄土地上人们的脊梁。他们勤耕不辍,繁衍生息。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有了这千般万般的困难,更激发了人们的吃苦、耐劳、顽强的意志。
或许,是天生乐观的精神熏陶所致。
曾经,人们肩挑背扛,爬山跨沟,到很远的地方耕种;曾经,人们牵着毛驴,下到山脚的石缝间取水;曾经,学子须徒步百里,来到县城中学求学。
粗犷的秧歌、高亢的信天游,无不彰显着黄土地上人们豪迈、乐观、豁达的品性,如黄河边的野枣树一样,顽强不屈。
喝着浓香的小米粥,我突然心扉彻悟:路遥笔下的小说,有着他自己许多的影子,只因对黄土地爱得深沉。
郭家沟路遥故居游人如织,人们争相参观。两侧山头,草木葳蕤,树影婆娑。尘世间,青山依旧在,故人已远去。门前,一棵老槐树伫立在山头,无声诉说着一个悲凉的故事:从前,一个苦难的孩子,在这里生活过……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既是生活的态度,更是生命的意义。
黄土地,似有魔力一样,让我如痴如醉。这儿,有不一样的美;这儿,有不一样的故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关颖)11月29日,记者从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了解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