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陕西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今日陕西 > 正文

松花新村往事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9-12-01 01:49   https://www.yybnet.net/

□刘翔

松花新村是一个位于上海市的东北角、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工人新村。也许是紧挨着松花江路、延吉东路的缘故,因此被命名为松花新村。

整个松花新村按东、西划分为一村和二村,我们一般就称之东松花、西松花,共有数十幢尖顶、灰色三层楼。那时居住在松花新村内的基本上都是上海机床厂的职工,而上海机床厂就处在与松花江路交叉的军工路上。因此,松花新村实际就是该厂的家属区。而紧挨在旁的是上海电缆厂,该厂的职工新村、职工子弟小学则位于松花江路、延吉东路右侧。当时两爿厂都是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名声显赫的万人大厂。

当年,父辈们到厂里上班,和我们到学校上学都只要步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就可以了。每天清晨上班、上学和黄昏时下班、放学的人流夹杂在滚滚的自行车潮中,给那时还是上海这座城市偏僻市郊小道的松花江路增添了几分喧闹的都市氛围。我的出生地是松花一村7号14室,是面积16平方米,两户合用厨卫的一室户。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父母结婚时,机床厂分配的婚房。

我出生后不久,正当盛年的父母,便从祖居地将祖父请到上海,把我和弟妹“扔”给了祖父带养。这样一来,原本只是父母两人居住的16平方米的房间,一下子多出了我与祖父,三代同堂,空间顿时变得狭小起来。

父亲便和邻居商量,晚上能否在厨房搭个帆布床让祖父睡觉。邻居是父亲机床厂的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得知我们家的困难后,当即同意了。

于是,每天晚上两家人吃好晚饭,将炊具洗净,隔壁邻居一般也就不再出入厨房。而祖父把我安顿入睡后,便将煤球炉封好,再从房间里拖出一张帆布床在厨房里铺好,随后在床边坐下。烟瘾极大的他,这时将身子舒适地依上墙壁,掏出一根8分钱一包的“生产”牌香烟放松起来。随着袅袅烟雾的飘浮,一天做家务的劳累也就在那一口口的“呼吸”之中渐行渐远。

偶尔,祖父独自在帆布床边上支起一个凳子,斟上一杯土烧酒,打开用白报纸包裹成三角包,那里装着5分钱的油汆豆瓣,撒上一点细盐,便“沉醉”在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此时此刻的祖父,是一天中最为幸福的。然后,便一头扑倒在帆布床上酣然入梦,睡得无比香甜。他发出呼噜声,有时会“穿墙”而过,传入我的耳中。

不过,一到清晨5时,他便又准时起床,打开封好的煤球炉,煮烧早饭。祖父那浓眉大眼、腰背挺直,始终忙碌家务的身影,至今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作为感恩和回报,当我懂事起,便为祖父跑腿,到松花新村菜场边上的粮油店拷酒、买香烟。这时候,祖父常常会摆出一副大老爷的派头,颐指气使地把一毛钱纸币朝我一扔,大手一挥:“小鬼,快去帮爹爹拷点老酒,买包香烟!”接过纸币,我立马屁颠屁颠地向屋外奔去。而我也经常从找回的零钱中“贪污”下一两分钱,作为自己的零用钱。殊不知,这一两分钱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巨款”啦。虽然祖父没有工作,其烟酒钱也是父母给他的,但他明知我“贪污”,依然是装出“浑然不知”。

在我的记忆中,祖父不仅烟瘾、酒瘾很大,古诗词的底子亦很深,酒至情深,能把李白的一首《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吟诵得慷慨激昂。

前不久,遇到一位松花新村的老邻居,他还向我说起,至今还清晰记得当年我的祖父坐在7号大门口读报和挥毫写毛笔字的情景,那架势用现在的话来说,还是很有腔调的。

和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不同,从上世纪70年代初,我发现松花新村的大人们开始显得心事重重起来。原来,这时国家发布了支援内地社会主义建设的“三线”政策,简称为“支内”,上海机床厂对口支内单位是陕西省的汉中机床厂与宝鸡机床厂。组织上一旦定下哪个职工去“支内”,那就是连“根”一起拔,其本人和全家都必须把上海户口一同迁入陕西。我的好多小学同学随同父母一起挥泪告别上海的故土,远赴汉中或宝鸡,一呆就是几十年。今年3月,我去汉中参加一个文化活动结束后,在安家在汉中的小学同学季兄的陪伴下,专程去了汉中机床厂。在和那些说着流利上海话的“汉中老人”叙聊时,想到他们和他们的子女离别上海,将青春与热血永远贡献给了这片黄土地,不禁感慨万分。

我们家在松花新村一直居住到我小学毕业,以后随着弟妹的陆续出生,我家也就成了住房困难户。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上海机床厂将我家住房分配到面积更大的长白新村后,我家便搬离了松花新村。

近几年过春节,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除夕年夜饭,都是在松花江路靠近松花新村的一个饭馆吃的。当除夕夜的第一声鞭炮炸响后,我悄悄地溜出饭馆,漫步在寂静的松花江路上,凝望着夜幕下的松花新村。松花新村和松花江路已经物是人非,原先的三层楼尖顶房,已经加层为四层楼的平顶房,四周也砌起围墙作了封闭式管理。和周围一幢幢耸立的商品房小区相比,松花新村真的是显得“老态龙钟”了。

可是——新村老了,路灯亮着;街巷睡了,时间醒着。今天,回望松花新村的往昔,亦是我的一种乡愁与诉说。

新闻推荐

老人参加健康讲座 被忽悠购买“三无”产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遭受被“忽悠”买保健品之痛,花空积蓄、可能因食用不合格产品影响身体健康不说,还有些商家收了钱就...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松花新村往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