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钦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的家乡周至农村,遍布着很多烧砖烧瓦的小土窑,人们称之为瓦窑。我们青化公社二庙一队的瓦窑就坐落在村子东边的土壕边,窑体是个顶部小、底部大的圆形土堆,高约6米;窑的内部装砖瓦的地方是个圆柱形的大空间;底部有一个出入通道,还有一个火门通道。出于安全起见,烧火的窑门及出入通道都是用砖砌成的。
那个年代,由于农村普遍很穷,人们盖的大多是土木结构的房子,这种房被称为柴房,以木料、土坯、砖瓦搭建。柴房比较省钱,砌墙时以胡基代替砖块,只在墙根用砖砌3到5层用于防潮。砖的用量虽少,但房顶处理必须用到大量的瓦。那时每年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盖房的人较多,砖瓦就成了很紧俏的材料。我们队的瓦窑生意红火,出窑的时候,外村买瓦的人就拉着架子车在窑场外排起长队了。
上世纪70年代,还在上小学的我常跟社员们一道,利用周末往窑里端已经做好的砖坯和瓦坯。听大人们讲,给窑里装砖装瓦要有一定技术。为确保窑内的每一块砖瓦均匀受热,装窑时砖与砖之间、瓦与瓦之间、砖与瓦之间要留够间隙,而且上下、相邻之间空隙要一样多。倘若装窑时砖与砖之间空隙小,烧窑时火不到位,淋窑时水不到位,烧出来的就是红蓝相伴的“生砖”;如果砖与砖之间空间较大,淋窑时水多,烧出来的则是变了形的“铁砖”。
当时给我们队烧窑的师傅姓刘,他是队上专门请来的技师,人们叫他刘师或老刘。此人50岁出头,瘦高个,大眼睛。听队长忠德大伯讲,刘师傅的父亲是河南、陕西两省很有名的烧窑专家,经他烧出来的砖瓦全是正宗的蓝色货。刘师傅自幼随父亲学烧窑,他也很受乡亲们的欢迎。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人们解决了温饱,经济状况逐渐好了起来。虽然当时盖房仍以柴房为主,但已由土木结构的杂木房变成了砖木结构的松木房。随着农村对砖瓦需求量的成倍增长,小瓦窑的产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大轮窑、机制砖、机制瓦应运而生了。至此,延续多年的小瓦窑由于竞争力不强,纷纷关闭。我们队的瓦窑也不例外,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停产关闭,窑场空地被分给社员耕种了。
如今,废弃多年的小瓦窑上早已长满了荒草、灌木,成为孩子们捉迷藏的场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维)记者昨日获悉,陕西省将在11月底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清零”和12月底完成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