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珺 杜丽芳/文 梁萌/图
7月16日,陕西著名作家安黎做客阳光网直播间,这是一位被誉为“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的作家,他的最新长篇散文《石头发光的地方——回望耀州》将于7月29日举行发布会及签售会。
儿时苦难让他走上文学路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安黎在接触文学作品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偶尔接触到了一本翻得很烂的书,读的时候非常痴迷。据作家安黎讲:“母亲当时都害怕把我的眼睛看坏了,砍柴的时候在读,给母亲拉风箱的时候也在读。”安黎表示,在他们那个年代,书是很少的,在社会上流传的文学作品很少,好多的书籍是不让阅读了。这本书传到了他手里,一下就读进去了。
对于第一本书,安黎说,这本书记忆尤深。自己是怎样走上文学作品创作之路的?在1989年就回答过这样的问题,用海明威的话就是“记录苦难”。“我的童年是不愉快的,因为这本书记录了苦难,而这本书记录的苦难,和我有了共通感,激起我的共鸣。我还记得,我当时一边读,一边在被窝里流泪。”也就是这样的共鸣,安黎说,让自己知道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书里的世界,文字的世界。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安黎静下心来,发疯一样地搜集各种书,初中的时候就已读了二三十本文学作品。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用安黎自己的话说,当时那个年代能找到的书,初中的时候全都读了。
后来,在高中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表扬,同时也上了黑板报,更登上了中学生作文,这对于本来理科不错的安黎来说,加深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道路。后来上了大学,更是加深自己的文学阅读量,凡是文学史上提到了的书,不管是中国文学史上提到的,还是外国文学史上提到的,只要提到的都想尽办法去读。去图书馆也好,自己买也好,甚至邮购都要读到。真正投稿时在大学二年级,直到教书第二年,1985年才开始正式刊登在正规刊物上。
这部书收录的长篇散文《耀州记事》,获得了黄河文学奖。安黎介绍,自己擅长于写小人物,而自己这本《耀州记事》写的就是耀州的瓷,很多人知道耀州瓷的精美、华丽,可是却不知耀州瓷背后的故事,烧炉工、雕刻工、脚夫,对于瓷的传播,瓷的成型。尤其是脚夫,因为不像现在有火车,飞机,全靠脚夫,一走几月,那种艰辛,那种苦难,那种汗水,那种付出,都是需要去了解,感悟生存的艰难。
安黎:电子书只是可以获得信息,真正的要文化的滋养,还是要看纸质书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安黎说,每个人每天都要吃喝拉撒,每天都要与人交往,每天有每天的欢喜,有每天的阴愁,每天有各式各样的事情,其实都可以组成一部长篇小说。对于素材的把控,安黎则有三部分组成,一个是素材来源于自身经历,就是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了解;再一个就是故乡,故乡熟悉的人。“我是耀州出来的,那我肯定是写耀州,从小看到的是煤和草木在生长,看到熟悉的河流在流淌”;最后一个就是靠道听途说,从别人的故事里自己去感悟,然后去甄别,哪些可以去写,哪些可以作为素材,引发别人的思考。
在题材方面,安黎的选材众多,用安黎的话说,就是“我什么都写过”。最早从事文学的时候,写过诗,但是实际上他的重心是放在小说上,中短篇小说大概在四五十篇,长篇小说四部,电视剧写过两部,纪实类的散文写过五十万字但是还没有出版,散文是出过五部,这次的算上就是六部了。除此之外还写一些电视专题片,也经常给别人写匿对联,匿幅。
近多年来,他写的散文,最大的感受是和别的散文不一样,他认为对于风花雪月的散文来说,是回避的,我认为散文应该贴近现实来写,散文的思维很高,思考的很高,但是它又贴近现实。写的情感要真挚,写的必须要来源于生活,再好的故事再好的素材,没有能力也是写不好的。安黎说,我的文章就是略施粉黛,但要恰当,要准确。
安黎直言不讳,他认为现在的中国的著名作家大多数基本功没有达到。比如“标点怎么用,这个句子是在引号里面还是外面,不会用;‘的,地,得’搞不懂,全在瞎用,乱用。可能他是在表达方面确实有技巧,在语言方面确实有天赋,这也是我说过的一个,现代作家与五四时期作家有什么区别呢?那个时代的作家学养十分的丰富,读书量很大,有很大的眼界,知道历史,知道古今中外,还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基本功。”
同时,安黎建议年轻人,电子书只是可以获得信息,但真正的要文化的滋养,还是要看纸质书,通过慢慢的阅读,从中慢慢消化。
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安黎一天的写作生活开始了。他遇到喜欢的书,他就会放在他的口袋,自己随时可以翻阅,每天都会在睡前读上一两个小时。和别的作家不同,他读书必须拿着笔。这个好的阅读好习惯,让他每每碰到好的句子,好的论述都要划出来,把划过的地方再读一遍,不断的斟酌,不断地思考。
安黎新书《石头发光的地方——回望耀州》发布会及签售会将于7月29日举办
安黎最新的长篇散文《石头发光的地方——回望耀州》,作为西安出版社为全国书博会重点打造的精品图书,近日已公开出版发行。书籍的首发式,将于2019年7月29日中午一点二十分,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届时,来自文学界、学术界、出版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作家、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安黎家乡铜川市耀州区的领导,将出席本次活动。
据了解,《石头发光的地方——回望耀州》是安黎最新出版的一部长篇散文。本部书的文字,在《美文》杂志2017年1期~12期全年全文连载;其中的部分篇章,被文学月刊《西部》和大型文学双月刊《黄河》节选刊发。刊发于《西部》的文章,被《散文选刊》头题转载;两度刊发于《黄河》的文章,一篇被《散文海外版》在重点栏目“作家专栏”中转载,一篇荣获首届“黄河2018年度文学奖”,这些都是对这部书质量的有力证明和最好诠释。
一位读过该书文稿的文学教授,对这部书做出这样的评判:“石头能发光,文字也能发光。您这部长篇散文,既闪耀着思想的夺目光芒,又呈现着近乎极致的文字魅力。该书开散文之先风,拓书写之未有,其对地域历史与人文风情极具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精彩表达,实为国内之罕有,将其称作经典,绝非是夸大其词。”
会后,还将举行首场签售活动,热爱阅读、以及喜欢安黎文字的读者可前往参加。地址: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A馆陕西展区(长安南路与雁展路交汇处东南角;地铁二号线国际会议中心站东南30米)。
■作者简介
安黎,男,1962年出生,原籍陕西耀州,现居西安,为《美文》杂志副主编。在国内外百余家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累计六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痉挛》《小人物》《时间的面孔》以及散文集《我是麻子村村民》《丑陋的牙齿》《耳旁的风》等十余部书籍。文字以其当代含有的思想光华和语言魅力,被《文艺报》等评论誉之为“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
新闻推荐
丰富形式走深走实 直面问题重视实效 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新华社记者张斌央秀达珍王博张亮记者近日在陕西、青海、甘肃、宁夏采访了解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