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前5月,陕西进出口总值1450.7亿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925.9亿元,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3.8%。自2014年后陕西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
■一批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从东部转移而来,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目前,陕西已形成半导体存储芯片制造产业集群、加工贸易飞机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制造产业集群等优势产业集群。
7月1日,工人在陕西重卡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室总成装焊线上作业。(袁景智 摄)
6月19日,记者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ABB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ABB)见到罗毅时,他正忙着与供应商商讨供货问题。作为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经理,罗毅每天要与众多供应商打交道。西安ABB是ABB集团在国内设立的唯一一家电容器和滤波器制造企业,也是ABB全球最大的电容器和滤波器生产基地,公司的原材料主要从欧洲进口,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西安发展加工贸易具有诸多优势。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核心区,西安区位优势明显,同时政府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营商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此专注发展。”西安ABB相关负责人说。
这只是陕西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利用陆空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积极承接境内外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速追赶超越。
加工贸易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先来看一组数字。2018年陕西进出口总值3513.8亿元,居全国第16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列全国第3位、第4位和第3位。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226.3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3.4%。
今年前5月,陕西进出口总值1450.7亿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925.9亿元,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3.8%。
目前,全省近3300家有业绩的外贸企业中,占比不到4%的112家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额一直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0%以上。其中,美光、三星等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是陕西外贸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助推器”。
海关统计显示,“十二五”以来,陕西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额从2010年的82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513.8亿元,在全国排名从24位跃升至16位。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90.6亿元增加到2226.3亿元,增长近8倍。自2014年后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
随着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传统竞争优势削弱,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逐渐形成。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综合考量投资环境、成本、市场等因素后,放弃“先沿海后内陆”传统路径,转而选择直接在内陆地区设厂。以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例,该项目为当前最为先进的10纳米级闪存芯片制造工厂,共计投资300亿美元,均为三星电子在陕直接投资。
“加工贸易在扩大吸引外资、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生产制造经验、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势产业聚集、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西安海关相关专家说。
优势叠加打造“一带一路”加工贸易基地
5月28日,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揭牌,施耐德研发制造中心等18个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总部项目落户于此,投资总额约20亿元,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
“西安大学生数量多,人才资源比沿海城市有优势。我们计划在西安落地两条月产15万台的家电生产线,产品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直接出口到欧洲,运输时间从原来的20天缩短至11天左右,可大大节省企业成本。”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亚太区运营总监郭庭说。
“企业落户西安,主要是看重西安国际港务区拥有内陆港、自贸区、综保区、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叠加功能政策优势,有利于我们深耕欧洲市场。”西安中晶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冉泽对此深有同感。
去年以来,陕西凭借重大项目带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吸引了硅片制造、显示器制造等一批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从东部转移而来,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据了解,目前全省已形成半导体存储芯片制造产业集群,全球前四大存储芯片制造厂商有两家在西安设厂,形成了存储芯片从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年出口总值超过2000亿元;形成了加工贸易飞机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客户为波音及空客,产品遍布飞机动力装置、机翼垂尾、操作系统等,从事航空制造的加工贸易企业近40家;形成了汽车配件制造产业集群,从事汽车配件制造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近20家,产品涵盖动力电池、汽车轮胎、安全气囊、刹车片等,其中汽车动力电池年进出口额超过100亿元。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等开放型功能平台,不断加快引导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同时,持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营商环境,简化企业落户流程;深化行政效能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出台金融、投资、物流、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东南沿海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加工贸易企业入区,现已形成以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市场为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全产业链聚集区,初步形成西安港电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延伸价值链推动加工贸易由“以量为主”到“以质取胜”
过去20多年,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加工贸易起步早、壮大快、发展好。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商务部已全面开始引导东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为陕西承接东中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带来新机遇。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唐宇刚介绍,自2016年起,商务部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已连续对陕西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项目给予共计9.2亿元的支持。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省大部分市区通过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和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在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加快了地方经济整体发展。
在唐宇刚看来,今天的陕西,已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为下一步加快加工贸易产业聚集、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动全省一般贸易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保持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对促进陕西省外贸稳中提质和高质量发展都十分重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主动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站在对外开放新的起点上,紧紧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促进产业链升级。”唐宇刚说。
西安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张莉艳表示,应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适应全产业链代工的发展趋势,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由简单代工向研发、维修、结算等新业态扩展需求转变,推动加工贸易由“以量为主”到“以质取胜”。
“我们将支持企业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全球维修中心等,开展研发设计、检测维修、全球分拨等业务,积极助推形成加工贸易区内外联动发展体系。”张莉艳说。
张莉艳还建议,深入挖掘陕西传统工业基地的优势与潜力,不断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形成从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到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多要素梯度加工贸易产业创新结构。□崔春华
6月25日,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的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液晶显示器。
(崔春华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为满足职工防暑降温需要,陕西中环公司工会组织为各车间职工送上温暖药箱。该药箱中除云南白药、风油精、清凉油...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