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鸵鸟石人
○马元社文/图
桥陵是唐睿宗李旦之陵墓,在唐十八陵中颇具盛名。
桥陵依山为陵,凿石造墓、绕山筑城,陵区仿照京师长安建造,陵寝坐北面南,玄宫位于丰山正峰东坡,前瞻广阔的关中沃野,后枕雄伟的山峰丘峦。陵穴海拔高程为736.7米,高出周围平地250米左右。山腹开凿地下宫殿,并在四周建造高大陵墙,陵墙周长约13千米,整个平面呈一规矩的刀把形。陵墙四周各开一门,前为朱雀门,后为玄武门,左为青龙门,右为白虎门。各门两侧均有门阙和石刻,陵墙四隅各建有角阙。其中最为气派的是朱雀门,朱雀门外是阙楼遗址,东西各一座,阙楼旁是一对石狮子。长625米、宽110米的神道,呈南北走向,神道两旁是各组高大的石刻。内城献殿遗址附近立有《唐睿宗桥陵》石碑,系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隶书。
到桥陵,最值得欣赏的是石刻艺术。因桥陵建造于盛唐时期,现有的53件石刻代表了大唐石刻工艺的最高成就。其石刻艺术的雄大气势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的高大宏伟,更表现于内在气度的充实大气,因此有“桥陵石刻甲天下”之美称。
华表,又名“望柱”,属仪卫性石刻,象征“王者纳谏”、“识衡路”。桥陵华表原为一对,现存西边完整者一座,通高8.64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方形,上雕覆莲12瓣;柱身为八棱形,线雕缠枝卷叶纹及各种祥禽、瑞兽图案;柱顶为仰莲承桃;基座有神兽、花草线刻。东边的一座已倒塌残缺,仅存柱顶、柱座。
獬豸,俗称“独角兽”,是古代传说中能辨曲直的异兽,属陵前瑞兽。桥陵东西各有一尊獬豸,身高约3米,体形硕壮,怒目露齿,身有双翼,保存完好。东侧獬豸基座刻有“富平田氏”4字。桥陵的獬豸石刻重达10吨左右,是用一整块青石雕成,这种大型圆雕在十八座唐陵中绝无仅有。
鸵鸟。鸵鸟浮雕主要出现在盛唐以后的陵墓石刻中,桥陵的鸵鸟浮雕东西各1座,系刻雕于高、宽各约2米的石屏上的高肉浮雕。鸵鸟矫健的双腿立于假山之上,回首贴翼,羽毛丰满、刻法细腻,颈部的石雕呈淡黄色,雕刻有微小的绒毛,为石刻艺术中的一件珍品,现保存完好。中国本不出产鸵鸟,汉代时从波斯传入。中亚各国曾多次赠送鸵鸟给中国,物以稀为贵,因此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也称朱雀或鸾鸟。
石马,在唐陵中象征仪仗,石马按规格为5对。桥陵神道石马为5对,身高1.7米-2米,身长2.3米-2.6米,均立于石台之上,形态不一、栩栩如生,鞍鞯等装饰品也各具特色。其中左边第三只石马更是另有玄妙,用小石头轻轻敲击马头或马尾,都可以贴在马脸上听到金属撞击的铛铛声,清脆悦耳。石马多数头部损坏,另外在玄武门外,按规制布列的3对石马已残破。
翁仲,俗称“石人”。按唐制,乾陵以后神道两侧列侍臣(石人)10对作为仪仗,以彰显宗法秩序观念。桥陵石人身高3.67米至4.28米不等,为诸唐陵之冠,且多数保存完好。石人均为直阁将军装束,头戴鹃冠、中饰飞鹰、褒衣博带,足蹬高头履,双手柱剑,面部表情庄严肃穆,有的凝视远方、有的垂眉沉思,形态各异。
石狮。石狮具有守护陵墓的威力,是封建法权不可触犯的象征,它主要是向人们夸饰雄烈、仪卫亡灵,予人以震慑,是人化了的“兽”的形象。按例,唐陵四门均有石狮1对,桥陵朱雀门外1对石狮,呈蹲踞状,雌雄分明,张目露齿、挺胸昂首、肌肤丰满,造型雄伟、镌刻细腻,保存完好、体态硕大,高达2.8米,堪称石刻艺术的珍品;青龙门外石狮蹲座回首,称“回头望”,亦为唐陵石刻所罕见,其他各门石狮也均保存完整。
桥陵石刻名不虚传,透过精湛的石刻技艺,我们仿佛看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而站在陵后山上,刚刚收了麦子的田野上,黄绿相间,黄的是麦地,秋粮已播种,绿的是果园,果实累累,广场上村民们伴着音乐跳起广场舞,太平盛世,一派欣欣向荣,这种景象,不正和唐朝盛世相呼应吗!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吴洁)目前,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在诸多病患中,慢性肾脏病是我国的...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