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经历了漫长的12年回归之路,796件流散意大利的中国文物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如今,这些失而复得的宝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最近举办的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中公开亮相,面向广大公众展出
展柜里,一件西汉彩绘茧形壶不仅器型巨大,给人古朴、雄浑之感,纹饰精美、完全对称,而且由于保存情况尚好,所以彩绘颜色还保持鲜艳。据策展人赵永介绍,类似的汉代茧形壶在本次展览中大约展示了20件。这种器型多在我国的陕西、河南、山西一带出土,它的器型和上面的彩绘是当时农桑思想的一种表现。西汉时期的丝织业非常发达,盛行养蚕,桑田遍地,设计者得到了蚕茧的启发,发明了茧形壶。
这类茧形壶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在秦汉时期,它主要是作为生活实用器,作饮食、储水和贮藏之用,同时还可能作为殉葬之用的冥器。这种独具个性的容器,除了用在生活和祭祀中,还可能作为古代的军事侦听器。在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争霸称雄,西部游牧民族经常入侵,将士们将其深埋地下,将耳朵贴于埋壶的地方,用以侦听远方敌军骑兵的马蹄声,以此来推测敌军动向。 孙乐琪
新闻推荐
揭牌仪式现场5月13日下午,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用友·新道会计学院和贺兴文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有关企业专家...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